正在加载图片...
·1604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6卷 50 40 一捣固焦A 捣国焦A 一D一捣固焦B 捣固焦B ● 一捣固焦C 40 捣固焦C 30 热丽焦D 一一捣固焦D 一捣固焦E 捣固焦E 30 20 20 10 0 900 1000 1100 1200 900 1000 1100 1200 温度℃ 温度/℃ 图3不同温度和富碱条件下捣固焦失碳率 图2不同温度和不富碱条件下捣固焦失碳率 Fig.2 Mass loss ratio of stamp charging cokes at different tempera- Fig.3 Mass loss ratio of stamp charging cokes at different tempera- tures with alkalis tures without alkalis 2.2富碱对捣固焦气化反应的影响 30 捣固焦A 图3所示为富碱条件下,四种捣固焦在不同温 口一搞周焦B 25 。一捣周焦C 度下的失碳率。可以看出,焦炭气化反应规律表现 搞固焦D ▲一捣固焦E 为两方面.一是除捣固焦A外,其他四种捣固焦反 20 应失碳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保持不变或略有降 15 低.在反应温度小于1100℃时,失碳率基本呈线 性增长;在1100℃时达到最大,约为43%:当温度 10 达到1200℃时,失碳率不变或略有降低.二是捣 固焦A随反应温度升高一直呈线性增长,在1200℃ 时失碳率与其他四种焦炭相当,达到46%.富碱后 0 900 1000 1100 1200 的焦炭,K,C0,吸附在焦炭表面和开气孔内,具有明 温度℃ 显的催化作用.900℃时,焦炭失碳率己经达到 图4不同温度下捣固焦富碱前后失碳率增加量 10%~15%,此时化学反应仍然是控制环节.1100 Fig.4 Increase in mass loss ratio of stamp charging cokes with and without alkali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时,捣固焦A失碳率最低,其他四种焦炭失碳率 达到最大,并且基本相当.温度继续升高,四种焦 表3焦炭光学显微组分划分 炭反应速率基本不变,说明此时扩散为主要控制 Table 3 Classification of optical texture for coke 环节. 分类 镜下特征 图4为不同反应温度下,五种捣固焦富碱前后 各向同性 紫红色,无结构 失碳率增加量.可以看出,富碱前后捣固焦气化反 细粒镶嵌 粒状,同色区<1.0μm 应失碳率的增加量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增加 中粒镶嵌 粒状,同色区>1.0~5.0μm 量的最大值均在1000℃和1100℃,为18%~25%, 粗粒镶嵌 粒状,同色区>5.0~10.0um 说明碱金属在1000℃和1100℃对捣固焦气化反应 不完全纤维 同色区宽<10.0μm,长>10.0~30.0μm 催化作用最强.除捣固焦A外,其他四种焦炭富碱 纤维 同色区宽<10.0μm,长>30.0m 后失碳率的增加量在900℃时为8%~13%,在 片状 同色区长、宽>10.0μm 保持丝炭原有丝质结构及其他一些小片状惰性 1200℃时最低,为2%~5%,与1000℃和1100℃时 破片与丝炭 结构,即棱台状,无软化迹象.呈一级紫红,旋转 相比差距较大.捣固焦A富碱后失碳率的增加量在 物台无变化 不同温度下相差较小,尤其是在1200℃时仍然较 惰性 保持煤中原来结构,边缘清楚 高,达16.8%. 基础各向异性同色区类似于原煤中颗粒大小 参照GB/T077一1995,对焦炭的光学组织进行 了测定.焦炭各显微组分划分标准如表3所示 表4为五种捣固焦原样的光学组织成分.可以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36 卷 图 2 不同温度和不富碱条件下捣固焦失碳率 Fig. 2 Mass loss ratio of stamp charging cok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ithout alkalis 2. 2 富碱对捣固焦气化反应的影响 图 3 所示为富碱条件下,四种捣固焦在不同温 度下的失碳率. 可以看出,焦炭气化反应规律表现 为两方面. 一是除捣固焦 A 外,其他四种捣固焦反 应失碳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保持不变或略有降 低. 在反应温度小于 1100 ℃ 时,失碳率基本呈线 性增长; 在 1100 ℃ 时达到最大,约为 43% ; 当温度 达到 1200 ℃ 时,失碳率不变或略有降低. 二是捣 固焦 A 随反应温度升高一直呈线性增长,在 1200 ℃ 时失碳率与其他四种焦炭相当,达到 46% . 富碱后 的焦炭,K2CO3吸附在焦炭表面和开气孔内,具有明 显的催化 作 用. 900 ℃ 时,焦炭失碳率已经达到 10% ~ 15% ,此时化学反应仍然是控制环节. 1100 ℃时,捣固焦 A 失碳率最低,其他四种焦炭失碳率 达到最大,并且基本相当. 温度继续升高,四种焦 炭反应速率基本不变,说明此时扩散为主要控制 环节. 图 4 为不同反应温度下,五种捣固焦富碱前后 失碳率增加量. 可以看出,富碱前后捣固焦气化反 应失碳率的增加量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增加 量的最大值均在 1000 ℃和 1100 ℃,为 18% ~ 25% , 说明碱金属在 1000 ℃和 1100 ℃ 对捣固焦气化反应 催化作用最强. 除捣固焦 A 外,其他四种焦炭富碱 后失碳 率 的 增 加 量 在 900 ℃ 时 为 8% ~ 13% ,在 1200 ℃时最低,为 2% ~ 5% ,与 1000 ℃和 1100 ℃时 相比差距较大. 捣固焦 A 富碱后失碳率的增加量在 不同温度下相差较小,尤其是在 1200 ℃ 时仍然较 高,达 16. 8% . 参照 GB /T077—1995,对焦炭的光学组织进行 了测定. 焦炭各显微组分划分标准如表 3 所示. 图 3 不同温度和富碱条件下捣固焦失碳率 Fig. 3 Mass loss ratio of stamp charging cok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ith alkalis 图 4 不同温度下捣固焦富碱前后失碳率增加量 Fig. 4 Increase in mass loss ratio of stamp charging cokes with and without alkali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表 3 焦炭光学显微组分划分 Table 3 Classification of optical texture for coke 分类 镜下特征 各向同性 紫红色,无结构 细粒镶嵌 粒状,同色区 < 1. 0 μm 中粒镶嵌 粒状,同色区 > 1. 0 ~ 5. 0 μm 粗粒镶嵌 粒状,同色区 > 5. 0 ~ 10. 0 μm 不完全纤维 同色区宽 < 10. 0 μm,长 > 10. 0 ~ 30. 0 μm 纤维 同色区宽 < 10. 0 μm,长 > 30. 0 μm 片状 同色区长、宽 > 10. 0 μm 破片与丝炭 保持丝炭原有丝质结构及其他一些小片状惰性 结构,即棱台状,无软化迹象. 呈一级紫红,旋转 物台无变化 惰性 保持煤中原来结构,边缘清楚 基础各向异性 同色区类似于原煤中颗粒大小 表 4 为五种捣固焦原样的光学组织成分. 可以 · 4061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