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全世界、至少也要在中国的周边地区产生巨大的影响。既然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中国 革命的胜利就应该也必然会引起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动。3另一方面,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和 周边形势的变化,也是导致“外张力”产生和加强的重要因素 新中国外交中存在“外张力”并不难理解,重要的是它并没有对新中国的外交决策产生压倒 性的影响,其原因即在于新中国外交中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向性”。很长时间以来,中国学者的 有关研究成果均强调新中国外交与以往中国外交在各个方面的截然不同之处。事实上新中国外交 与以往的中国外交在深层次上是有连续性的,这种连续主要表现为它的“内向性”。这里所谓的“内 向性”是指中国的对外政策总的说来是为达到国内政治目标而制订的,并受到国内政治的严重影 响。它从19世纪中叶起便存在了,而且一直持续到20世纪。38以往的研究已经证明,从抗日战争 结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一直是中共中央在制定对外政策时考虑的主 要因素之一,这种特点不可避免会影响到新中国的对外政策 从缔结中苏条约到出兵抗美援朝,新中国的外交决策一直受到“内向性”和“外张力”的影 响。这两种因素在历次决策中所起的作用的确是不同的,不过从总的趋势看,这一时期外交决策 的发展表现为“内向性”受到“外张力”的牵引和抵制“外张力”的过程 新中国第一个也是重要的外交行动就是与苏联缔结同盟条约。在确定“一边倒”的大方针后, 新中国与苏联结盟便是顺理成章了。在米高扬访问西柏坡和刘少奇访问莫斯科的过程中,中共领 导人和苏联领导人已经讨论过如何处理旧的中苏条约和签定新条约的可能性。中共领导人对旧中 苏条约的性质和具体条款予以否定是中国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不过苏联领导人含糊不清的表态 使他们难以确定,能否促使苏联同意签定一项新条约。与之相关的问题是,在中共方面主动要求 的情况下,如果苏联同意签定新条约,它包括何种内容才能得到国内各方面的拥护。正是在这种 背景下,刘少奇向斯大林提出了处理中苏条约的三种办法,即:1、保持旧条约,新中国予以承认: 2、签定新条约一取代旧条约:3、通过政府换文暂时维持现状。他同时委婉但明确告诉斯大林, 中国国内在苏军驻扎旅顺、外蒙古独立和苏联拆迁东北厂矿设备等问题上存在不满。39由此可以 推断出中共领导人的要求和他们面临的问题。 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论述可见周恩来:《民族解放运动的地位和作用》,1951年4月9日,《周恩来外交文选》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34-37页。刘少奇:《在亚洲澳洲工会会议上的开幕词》,1949年11月16日,《建 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一册第130-135页 38徐昕的《晚清中国外交:历史冲突中的失落与更新》和章百家的《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均涉及到这 一命题。见袁明主编:《跨世纪的挑战: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挑战》,重庆出版社199年版。 《代表中共中央给联共(布)中央斯大国的报告》,第15-16页8 全世界、至少也要在中国的周边地区产生巨大的影响。既然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中国 革命的胜利就应该也必然会引起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动。37 另一方面,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和 周边形势的变化,也是导致“外张力”产生和加强的重要因素。 新中国外交中存在“外张力”并不难理解,重要的是它并没有对新中国的外交决策产生压倒 性的影响,其原因即在于新中国外交中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向性”。很长时间以来,中国学者的 有关研究成果均强调新中国外交与以往中国外交在各个方面的截然不同之处。事实上新中国外交 与以往的中国外交在深层次上是有连续性的,这种连续主要表现为它的“内向性”。这里所谓的“内 向性”是指中国的对外政策总的说来是为达到国内政治目标而制订的,并受到国内政治的严重影 响。它从 19 世纪中叶起便存在了,而且一直持续到 20 世纪。38 以往的研究已经证明,从抗日战争 结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一直是中共中央在制定对外政策时考虑的主 要因素之一,这种特点不可避免会影响到新中国的对外政策。 从缔结中苏条约到出兵抗美援朝,新中国的外交决策一直受到“内向性”和“外张力”的影 响。这两种因素在历次决策中所起的作用的确是不同的,不过从总的趋势看,这一时期外交决策 的发展表现为“内向性”受到“外张力”的牵引和抵制“外张力”的过程。 新中国第一个也是重要的外交行动就是与苏联缔结同盟条约。在确定“一边倒”的大方针后, 新中国与苏联结盟便是顺理成章了。在米高扬访问西柏坡和刘少奇访问莫斯科的过程中,中共领 导人和苏联领导人已经讨论过如何处理旧的中苏条约和签定新条约的可能性。中共领导人对旧中 苏条约的性质和具体条款予以否定是中国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不过苏联领导人含糊不清的表态 使他们难以确定,能否促使苏联同意签定一项新条约。与之相关的问题是,在中共方面主动要求 的情况下,如果苏联同意签定新条约,它包括何种内容才能得到国内各方面的拥护。正是在这种 背景下,刘少奇向斯大林提出了处理中苏条约的三种办法,即:1、保持旧条约,新中国予以承认; 2、签定新条约一取代旧条约;3、通过政府换文暂时维持现状。他同时委婉但明确告诉斯大林, 中国国内在苏军驻扎旅顺、外蒙古独立和苏联拆迁东北厂矿设备等问题上存在不满。39 由此可以 推断出中共领导人的要求和他们面临的问题。 37 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论述可见周恩来:《民族解放运动的地位和作用》,1951 年 4 月 9 日,《周恩来外交文选》,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34—37 页。刘少奇:《在亚洲澳洲工会会议上的开幕词》,1949 年 11 月 16 日,《建 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一册第 130—135 页。 38 徐昕的《晚清中国外交:历史冲突中的失落与更新》和章百家的《20 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均涉及到这 一命题。见袁明主编:《跨世纪的挑战: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挑战》,重庆出版社 1992 年版。 39 《代表中共中央给联共(布)中央斯大国的报告》,第 15—16 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