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年,诏伐宋,晋亨在选中,闻命就道,曰:“此报效之秋也。”由安庆渡江,丞相伯颜留 之戍镇江,兼与民政,壹以镇静为务,战焦山、瓜洲,皆有功。十三年,卒于官。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三十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实卒/其子忠济奏晋亨/权知东平府事/东平贡赋率倍他道/迎送供亿/簿书狱讼/日不暇给/ 历七年/吏畏而民安之/ B.实卒/其子忠济奏晋亨/权知东平府事/东平贡赋/率倍他道/迎送供亿/簿书狱讼/日不暇给 /历七年/吏畏而民安之/ C.实卒/其子忠济奏晋亨权知东平府事/东平贡赋/率倍他道/迎送供亿/簿书狱讼/日不暇给/ 历七年/吏畏而民安之/ 实卒/其子忠济奏晋亨权知东平府事/东平贡赋率倍他道/迎送供亿/簿书狱讼/日不暇给/ 历七年/吏畏而民安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戊寅,在文中指年份。古人以十二天干与十地支循环相配,得“六十甲子”,用来纪年、 纪月、纪日 B.路,宋、元行政区划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C.虎符,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只有两半勘合 验真、才能生效 D.屯田,古代政府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给养和税粮的措施,有军屯、民屯和 商屯之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晋亨做事谨慎,深受严实器重。严实征讨泽州、潞州时,两位偏将相继投降宋朝,情况 危急,晋享沉着应对,才免于灾难。之后严实征战淮楚、河南,他都随行 B.张晋亨刚正耿介,敢于直言讲谏。朝廷商议每户征银六两,有官吏请求朝廷立即试行,晋 享不论是面对大臣还是皇帝,都提出了反对意见 C.张晋亨坚持原则,拒绝皇帝赏赐。皇帝想要赐给他金虎符,他却拒绝了,原因是虎符贵重 而自己地位不高,如果佩戴虎符,不合制度 D.张晋亨善思有方,治政卓有成效。防守宿州时,他提出应该将那些肥沃空旷的土地用来屯 田,以供给军粮,并采取有效措施,当年便大有收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一年,诏伐宋,晋亨在选中,闻命就道,曰:“此报效之秋也。”由安庆渡江,丞相伯颜留 之戍镇江,兼与民政,壹以镇静为务,战焦山、瓜洲,皆有功。十三年,卒于官。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三十九》)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实卒/其子忠济奏晋亨/权知东平府事/东平贡赋率倍他道/迎送供亿/簿书狱讼/日不暇给/ 历七年/吏畏而民安之/ B. 实卒/其子忠济奏晋亨/权知东平府事/东平贡赋/率倍他道/迎送供亿/簿书狱讼/日不暇给 /历七年/吏畏而民安之/ C. 实卒/其子忠济奏晋亨权知东平府事/东平贡赋/率倍他道/迎送供亿/簿书狱讼/日不暇给/ 历七年/吏畏而民安之/ D. 实卒/其子忠济奏晋亨权知东平府事/东平贡赋率倍他道/迎送供亿/簿书狱讼/日不暇给/ 历七年/吏畏而民安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戊寅,在文中指年份。古人以十二天干与十地支循环相配,得“六十甲子”,用来纪年、 纪月、纪日。 B. 路,宋、元行政区划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C. 虎符,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只有两半勘合 验真、才能生效。 D. 屯田,古代政府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给养和税粮的措施,有军屯、民屯和 商屯之分。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晋亨做事谨慎,深受严实器重。严实征讨泽州、潞州时,两位偏将相继投降宋朝,情况 危急,晋享沉着应对,才免于灾难。之后严实征战淮楚、河南,他都随行。 B. 张晋亨刚正耿介,敢于直言讲谏。朝廷商议每户征银六两,有官吏请求朝廷立即试行,晋 享不论是面对大臣还是皇帝,都提出了反对意见。 C. 张晋亨坚持原则,拒绝皇帝赏赐。皇帝想要赐给他金虎符,他却拒绝了,原因是虎符贵重, 而自己地位不高,如果佩戴虎符,不合制度。 D. 张晋亨善思有方,治政卓有成效。防守宿州时,他提出应该将那些肥沃空旷的土地用来屯 田,以供给军粮,并采取有效措施,当年便大有收获。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