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逆冲推覆构造是由倾角小于(30°)的低缓逆冲断层面及上盘推覆 距离大于(km)的推覆体或逆冲席体构成的外来岩块组合构成的构 造型式; 5.劈理可以划分为(破劈理)、(板劈理)和(褶劈理)等基本类型 6.水平岩是指倾角小于(5°)的岩层 7.面状构造的倾向为300°,倾角为50°,用方位角法表示为(300°∠50P 用象限角法表示为(N60°w,50w或N) 、简答题(20分,每题4分) 1.简述现代活动断层的标志 切穿第四纪沉积物;温泉;河流转向:河流阶地;地震。 2.简述纵弯褶皱作用与横弯褶皱作用的区别。 1.作用力方向与变形岩层之间的关系。 2.岩层厚度变化 3.简述角度不整合的特点及其研究意义。 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造成地层的缺失:上下两套地层的岩性和岩相常 常有很大差异;生物演化具有不连续性;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沉积间断或从未沉积,或沉积 后剥蚀:不整合面上常常有因长期风化形成的底砾岩和一些特殊的矿产(铝土矿等):上下 两套地层产状不同;上覆岩层的底部层位覆盖在下伏岩层的不同层位上:上下两套地层经历 了不同的演化历史。角度不整合形成历史包括下降、沉积→褶皱等变形、变质、岩浆侵入、 隆起、沉积间断、-遭受剥蚀→下降、再沉积。理论意义:反映上、下地层空间的相互关系 和时间上的发展顺:构造层划分的重要标志:岩石地层单元划分的重要参考:古地理,古构 造演变的硏究。实际意义:不整合面与矿产关系密切——铁、锰、磷、铝土矿,岩浆热液型 矿床,石油、天然气 4.什么是叠加褶皱,简述其基本类型 叠加褶皱又称重褶皱,是已经褶皱的岩层再次弯曲变形而形成的褶皱 类型Ⅰ—穹-盆式:晚期滑褶皱的滑动方向与早期褶皱的轴面平行或低角度相交,但与早 期褶皱的枢纽高角度相交或垂直。这种叠加型式相当于所谓的“横跨褶皱”或“斜跨褶皱”。 两期背形叠加形成穹隆构造,两期向形叠加形成构造盆地, 类型I新月-蘑菇型叠加:晩期褶皱的滑动方冋与早期褶皱轴面夹角很大,两期褶皱 枢纽呈中等或大角度相交。这时早期褶皱轴面和枢纽均发生强烈弯曲,在水平切面则形成复 杂的新月形、蘑菇型等图形。 类型Ⅲ共轴叠加褶皱4、逆冲推覆构造是由倾角小于(30°)的低缓逆冲断层面及上盘推覆 距离大于(5km)的推覆体或逆冲席体构成的外来岩块组合构成的构 造型式; 5. 劈理可以划分为(破劈理)、(板劈理)和(褶劈理)等基本类型; 6. 水平岩是指倾角小于(5°)的岩层; 7. 面状构造的倾向为 300°,倾角为50°,用方位角法表示为(300°∠50°); 用象限角法表示为(N60°W, 50°W 或 N)。 三、简答题(20 分,每题 4 分) 1. 简述现代活动断层的标志。 切穿第四纪沉积物;温泉;河流转向;河流阶地;地震。 2. 简述纵弯褶皱作用与横弯褶皱作用的区别。 1.作用力方向与变形岩层之间的关系。 2.岩层厚度变化。 3. 简述角度不整合的特点及其研究意义。 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造成地层的缺失;上下两套地层的岩性和岩相常 常有很大差异;生物演化具有不连续性;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沉积间断或从未沉积,或沉积 后剥蚀;不整合面上常常有因长期风化形成的底砾岩和一些特殊的矿产(铝土矿等);上下 两套地层产状不同;上覆岩层的底部层位覆盖在下伏岩层的不同层位上;上下两套地层经历 了不同的演化历史。角度不整合形成历史包括下降、沉积→褶皱等变形、变质、岩浆侵入、 隆起、沉积间断、–遭受剥蚀→下降、再沉积。理论意义:反映上、下地层空间的相互关系 和时间上的发展顺;构造层划分的重要标志;岩石地层单元划分的重要参考;古地理,古构 造演变的研究。实际意义:不整合面与矿产关系密切——铁、锰、磷、铝土矿,岩浆热液型 矿床,石油、天然气。 4. 什么是叠加褶皱,简述其基本类型。 叠加褶皱又称重褶皱,是已经褶皱的岩层再次弯曲变形而形成的褶皱。 类型 I—穹-盆式:晚期滑褶皱的滑动方向与早期褶皱的轴面平行或低角度相交,但与早 期褶皱的枢纽高角度相交或垂直。这种叠加型式相当于所谓的“横跨褶皱”或“斜跨褶皱”。 两期背形叠加形成穹隆构造,两期向形叠加形成构造盆地, 类型 II 新月-蘑菇型叠加:晚期褶皱的滑动方向与早期褶皱轴面夹角很大,两期褶皱 枢纽呈中等或大角度相交。这时早期褶皱轴面和枢纽均发生强烈弯曲,在水平切面则形成复 杂的新月形、蘑菇型等图形。 类型 III 共轴叠加褶皱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