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的13%回落到9%,而发电量增长率则由上年的15.8%回落到5.6%,回落幅度大于 GDP,增幅则已明显低于GDP。 其次,用电量与经济增长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国外也存在。美国2001年电 力消费下降3.6%,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8%;1991年电力消费增长5.0%,但国 内生产总值则下降0.2%。日本2003年电力消费下降1.3%,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1.8%。韩国1980年电力消费增长5.4%,而国内生产总值则下降1.5%。 生产结构变化是用电量与经济增长数据不一致的重要原因 分析我国发电量与经济增长数据之间的关系,必然注意到生产结构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重化工原材料行业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调整, 在此期间,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生产能力过剩,生产长时 间在低谷徘徊。随着这些高耗能产业的调整,电力需求明显减少,发电能力过剩 问题比较突出。而经济增长则更多地依靠耗能较低的轻工业,以及各类服务业支 持,这就出现了经济增长水平相对较髙,回落幅度较小;而发电量(用电量)增 长水平则相对较低,增幅下降较大。2008年我国经济的调整,也包含重化工原 材料工业的调整,特别在四季度,重工业增幅下降远大于轻工业,这就必然导致 发电量(用电量)增长低于经济增长,增幅回落大于经济增长。 今年一季度工业结构的调整仍在继续,重化工业增幅下降较多,其中黑色金 属冶炼与压延业同比增长0.3%,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业同比增长2.8%,石油加 工、炼焦业同比增长-5.4%,化学原料及制品业同比增长3.7%,增幅均低于工业 增长的平均水平(5.1%)。重工业是用电大户,占一季度工业用电的82%,重工 业增速大幅下降,是导致一季度工业正增长而用电量负增长的重要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203年以来我国经济新一轮较快增长中,重化工业一直处 于加快发展中,由于其对电力的需求很大,引起发电量增长高于经济增长。当前 重化工原材料行业的调整,必然对发电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产生很大的校正力 也就可能在短期内出现发电量(用电量)负增长和经济正增长的现象。 由于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加速的发展阶段,内在的增长潜力巨 大,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只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因素,仍然可以 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也会对重化工原材料行业产生更 大需求,形成持续带动。因此,当前工业结构的调整是发展型调整,不会很深,的 13%回落到 9%,而发电量增长率则由上年的 15.8%回落到 5.6%,回落幅度大于 GDP,增幅则已明显低于 GDP。 其次,用电量与经济增长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国外也存在。美国 2001 年电 力消费下降 3.6%,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0.8%;1991 年电力消费增长 5.0%,但国 内生产总值则下降 0.2%。日本 2003 年电力消费下降 1.3%,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1.8%。韩国 1980 年电力消费增长 5.4%,而国内生产总值则下降 1.5%。 二、生产结构变化是用电量与经济增长数据不一致的重要原因 分析我国发电量与经济增长数据之间的关系,必然注意到生产结构的变化。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我国重化工原材料行业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调整, 在此期间,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生产能力过剩,生产长时 间在低谷徘徊。随着这些高耗能产业的调整,电力需求明显减少,发电能力过剩 问题比较突出。而经济增长则更多地依靠耗能较低的轻工业,以及各类服务业支 持,这就出现了经济增长水平相对较高,回落幅度较小;而发电量(用电量)增 长水平则相对较低,增幅下降较大。2008 年我国经济的调整,也包含重化工原 材料工业的调整,特别在四季度,重工业增幅下降远大于轻工业,这就必然导致 发电量(用电量)增长低于经济增长,增幅回落大于经济增长。 今年一季度工业结构的调整仍在继续,重化工业增幅下降较多,其中黑色金 属冶炼与压延业同比增长 0.3%,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业同比增长 2.8%,石油加 工、炼焦业同比增长-5.4%,化学原料及制品业同比增长 3.7%,增幅均低于工业 增长的平均水平(5.1%)。重工业是用电大户,占一季度工业用电的 82%,重工 业增速大幅下降,是导致一季度工业正增长而用电量负增长的重要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2003 年以来我国经济新一轮较快增长中,重化工业一直处 于加快发展中,由于其对电力的需求很大,引起发电量增长高于经济增长。当前 重化工原材料行业的调整,必然对发电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产生很大的校正力, 也就可能在短期内出现发电量(用电量)负增长和经济正增长的现象。 由于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加速的发展阶段,内在的增长潜力巨 大,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只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因素,仍然可以 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也会对重化工原材料行业产生更 大需求,形成持续带动。因此,当前工业结构的调整是发展型调整,不会很深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