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ED应用模式 一、上海海关通关业务计算机及ED应用介绍 上海是全国最大通关口岸之一。上海海关现在日处理进出口报关单12万份,征收关税 占全国海关1/4强,进出口货物年递增约30‰。上海海关全部通关业务均使用计算机作业。 上海海关在通关业务方面应用计算机管理,始于1985年,从刚开始时的单独业务环节 处理程序发展成现在的能全面、系统地处理海关业务和采用EDI技术的现代化的大型数据 处理系统。其发展过程大致已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1989年 该阶段是计算机应用的起步阶段,海关开始在单独的业务环节上(如征税、统计、查询 等方面)使用计算机作辅助处理,诚轻了海关关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二阶段:1990年~1994年 该阶段上海海关全面使用了海关总署开发的H883报关自动化计算机管理系统,标志着 上海海关彻底摆脱了手工作业的局面。计算机不仅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且发展成一种规范 化的作业流程。计算机采集的海关业务数据通过全国海关的网络系统,汇总成国家的数据资 源的一部分,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从信息化的角度来看该阶段只能属于EDP( 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电子数据处理), 是一种系统内部的电子数据处理系统。随着大量的原始数据的采集和录入,逐步形成了信息 化处理的瓶颈。期间国家不同的管理部门以及不同行业、企业等各自内部系统的EDP也得 到了蓬勃发展,又产生了不同的EDP之间的数据交换需求。因此,海关总署开始组织研究 和开发EDI系统 第三阶段:1995年~1999年 海关总署将原来的H883系统升级为H883/D系统,并为上海海关装备了ED平台使 用的 AMiriⅸEDⅠ系统,使上海海关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从EDP发展成了ED系统。围绕海 关业务,ED也在上海的外贸企业、进出口公司以及报关企业中得到应用 作为海关ED通关系统的一部分,1994年底在上海海关开始应用至今的“海关空运快 递ED系统”,年均处理200万批国际快递物品,并全面实现无纸作业,世界海关组织(WCO) 和国际快递协会(ICC)曾联合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海关开现场会,向全世界推荐该ED 系统 海关EDⅠ通关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技术上,ED通关系统采用 EDIFACT 标准,其中对 EDIFACT的报文类型 CUSEXP的应用,还成为全球首例,使中国海关在EDI 方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现在上海海关的H883ED通关系统已经与300多家报关企业的500 多台电脑实现联网。其ED平台的AMIrⅸ系统每天处理约6000份进出口报关单,每天处 理的各类报文多达43万余份。 上海海关的EDI通关系统已成为上海口岸通关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海关内部 的EDP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海关内部的工作效率的话,那么海关的ED通关系统 则更多地为报关等有关企业带来了实惠,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完成通关的目标。 在新的世纪里,上海海关通关业务的信息化进程又将迈出新的步伐,相信在未来的五年 里,上海海关在海关总署的统一领导和具体指导下,其计算机管理系统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在通过 INTERNET报关、无纸化作业、开放式的体系结构等多方面会取得新的进展 二、新加坡国际贸易ED系统 在国际贸易电子化的众多成功案例中,新加坡的国际贸易EDI系统( TRADE NET)是 最具有代表性的。 新加坡国际贸易ED系统的开发和运行是新加坡政府的一项全国性工程,其主要目的 是要达到贸易过程的高效率。当时在新加坡贸发局的组织下,新加坡电脑局、海关等处理贸 易文件的政府机构、贸易商会、货运商会等代表成立了一个领导委员会来规划整个系统。这EDI 应用模式 一、上海海关通关业务计算机及 EDI 应用介绍 上海是全国最大通关口岸之一。上海海关现在日处理进出口报关单 1.2 万份,征收关税 占全国海关 1/4 强,进出口货物年递增约 30%。上海海关全部通关业务均使用计算机作业。 上海海关在通关业务方面应用计算机管理,始于 1985 年,从刚开始时的单独业务环节 处理程序发展成现在的能全面、系统地处理海关业务和采用 EDI 技术的现代化的大型数据 处理系统。其发展过程大致已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 年~1989 年 该阶段是计算机应用的起步阶段,海关开始在单独的业务环节上(如征税、统计、查询 等方面)使用计算机作辅助处理,减轻了海关关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二阶段:1990 年~1994 年 该阶段上海海关全面使用了海关总署开发的 H883 报关自动化计算机管理系统,标志着 上海海关彻底摆脱了手工作业的局面。计算机不仅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且发展成一种规范 化的作业流程。计算机采集的海关业务数据通过全国海关的网络系统,汇总成国家的数据资 源的一部分,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从信息化的角度来看该阶段只能属于 EDP(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电子数据处理), 是一种系统内部的电子数据处理系统。随着大量的原始数据的采集和录入,逐步形成了信息 化处理的瓶颈。期间国家不同的管理部门以及不同行业、企业等各自内部系统的 EDP 也得 到了蓬勃发展,又产生了不同的 EDP 之间的数据交换需求。因此,海关总署开始组织研究 和开发 EDI 系统。 第三阶段:1995 年~1999 年 海关总署将原来的 H883 系统升级为 H883/EDI 系统,并为上海海关装备了 EDI 平台使 用的 AMTrix EDI 系统,使上海海关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从 EDP 发展成了 EDI 系统。围绕海 关业务,EDI 也在上海的外贸企业、进出口公司以及报关企业中得到应用。 作为海关 EDI 通关系统的一部分,1994 年底在上海海关开始应用至今的“海关空运快 递 EDI 系统”,年均处理 200 万批国际快递物品,并全面实现无纸作业,世界海关组织(WCO) 和国际快递协会(IECC)曾联合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海关开现场会,向全世界推荐该 EDI 系统。 海关 EDI 通关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技术上,EDI 通关系统采用 EDIFACT 标准,其中对 EDIFACT 的报文类型 CUSEXP 的应用,还成为全球首例,使中国海关在 EDI 方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现在上海海关的H883/EDI 通关系统已经与300多家报关企业的500 多台电脑实现联网。其 EDI 平台的 AMTrix 系统每天处理约 6000 份进出口报关单,每天处 理的各类报文多达 4.3 万余份。 上海海关的 EDI 通关系统已成为上海口岸通关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海关内部 的 EDP 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海关内部的工作效率的话,那么海关的 EDI 通关系统 则更多地为报关等有关企业带来了实惠,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完成通关的目标。 在新的世纪里,上海海关通关业务的信息化进程又将迈出新的步伐,相信在未来的五年 里,上海海关在海关总署的统一领导和具体指导下,其计算机管理系统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在通过 INTERNET 报关、无纸化作业、开放式的体系结构等多方面会取得新的进展。 二、新加坡国际贸易 EDI 系统 在国际贸易电子化的众多成功案例中,新加坡的国际贸易 EDI 系统(TRADE NET)是 最具有代表性的。 新加坡国际贸易 EDI 系统的开发和运行是新加坡政府的一项全国性工程,其主要目的 是要达到贸易过程的高效率。当时在新加坡贸发局的组织下,新加坡电脑局、海关等处理贸 易文件的政府机构、贸易商会、货运商会等代表成立了一个领导委员会来规划整个系统。这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