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苹果腐烂病菌寄生性比较弱,一般只能从伤口侵入已经死亡的皮层组织,但也能从叶痕、果 柄痕和皮孔侵入。侵入伤口包括冻伤、修剪伤、机械伤和日灼等,其中以冻伤最有利于病菌 侵入,带有死树皮的伤口最易被侵染。 潜伏侵染:苹果腐烂病菌具有潜伏特性。苹果树体普遍带有腐烂病菌,除病树、病斑带 菌外,外表无症状的树皮,甚至无病果园的苹果树枝条都有腐烂病菌存在。菌丝可以在树体 内长期生存而不致病,分生孢子可以在树体上长期存活而不发芽。病菌侵入后,首先在侵入 点潜伏生存,如果树势健壮,抗病力强时,病原菌就不能进一步扩展致病,而长期潜伏。当 树体或局部组织衰弱,抗病力降低时,潜伏菌丝才得以进一步扩展致病。病菌在扩展时,首 先产生有毒物质杀死侵入点周围的活细胞,而后才能向四周扩展,致使树皮坏死腐烂 局部増温现象:在较粗大的枝干上,腐烂病斑多数岀现在向阳面。这是由于枝干局部增 温所致。在晴天中午,枝干向阳面的温度T=770+193t(气温),在气温为0℃时,向阳面树 皮温度可达77℃,已超过菌丝生长的温度低限:在气温为100℃时,树皮温度可达27.0℃, 达到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同时由于局部增温,树皮呼吸强度大大增加,消耗树体营养,使 之营养状况更加恶化,抗病能力大大降低,有利于病菌扩展病斑扩大。 落皮层:病菌除了容易在冻伤等伤口处已死亡的组织中生存扩展外,还可大量的在落皮 层中生存扩展。所谓“落皮层”是指树体表面翘起的、鱗片状的、容易脱落的褐色坏死皮层 组织。落皮层一般在6月上中旬开始形成,7月上旬逐渐变色死亡。由于落皮层组织处于死 亡状态,并含有较多较丰富的水分和养分,为腐烂病菌生存扩展提供了良好的基质。落皮层 是腐烂病菌潜伏生存的重要场所,是枝干腐烂病发生的主要菌源地。 发病高峰:我国北方苹果产区,腐烂病一般一年有两次高峰,即春季发病髙峰和秋季发 病高峰。春季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3~4月份。此时树体经过越冬消耗,树干营养水平降低; 再加萌芽、展叶、开花,枝干营养大量向芽转移,营养状况更加恶化,导致树体抗病能力急 剧降低。随气温上升,病斑扩展加快,新病斑数量增多,外观症状明显,病组织软腐状,酒 糟味浓烈,对树体危害加重。据调查,3~4月出现的新病斑数量和同一病斑的扩展量均可占 全年总量的70%左右,表现明显的发病高峰。5~6月,绿叶满树,光合作用增强,营养向枝 干回流补充,使枝干营养水平处于全年的高峰期,枝干的抗扩展能力也处于全年最强的时期, 此时病斑停止扩展,并干缩凹陷,呈现一个相对静止期。7~9月,花芽分化,果实加速生长, 枝干营养水平及抗病能力又一次降低,新病斑又开始少量出现,旧病斑又有一次扩展,形成 个秋季高峰。但与春季高峰相比,新病斑出现数量及旧病斑扩展量仅占全年总量的20% 左右,显著较差。10月以后气温降低,营养回流,枝干抗病能力较强,又进入一个相对静 止期。但是,落皮层上的病菌穿透周皮侵入健康皮层组织,在皮下形成多个坏死点,同时表 层坏死组织内的腐烂病菌也向健康皮层缓慢扩展,为第二年春季高峰的岀现积累病菌 发病条件 此病发生轻重与多项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树势强弱;同时,果园的病菌数量,树 上伤口的多少与状态,当地土层的冻溶规律,当年的气候等也有密切关系 树势:腐烂病是一种典型的潜伏侵染病害。树势强壮时,抗侵入及抗扩展能力强,病菌 处于潜伏状态,虽然树体带菌但很少发病:树势衰弱时,抗扩展能力急剧降低,潜伏病菌迅 速扩展蔓延,导致该病严重发生。幼龄树壮,发病轻:老龄树相对较弱,发病重。小年树营苹果腐烂病菌寄生性比较弱,一般只能从伤口侵入已经死亡的皮层组织,但也能从叶痕、果 柄痕和皮孔侵入。侵入伤口包括冻伤、修剪伤、机械伤和日灼等,其中以冻伤最有利于病菌 侵入,带有死树皮的伤口最易被侵染。 潜伏侵染:苹果腐烂病菌具有潜伏特性。苹果树体普遍带有腐烂病菌,除病树、病斑带 菌外,外表无症状的树皮,甚至无病果园的苹果树枝条都有腐烂病菌存在。菌丝可以在树体 内长期生存而不致病,分生孢子可以在树体上长期存活而不发芽。病菌侵入后,首先在侵入 点潜伏生存,如果树势健壮,抗病力强时,病原菌就不能进一步扩展致病,而长期潜伏。当 树体或局部组织衰弱,抗病力降低时,潜伏菌丝才得以进一步扩展致病。病菌在扩展时,首 先产生有毒物质杀死侵入点周围的活细胞,而后才能向四周扩展,致使树皮坏死腐烂。 局部增温现象:在较粗大的枝干上,腐烂病斑多数出现在向阳面。这是由于枝干局部增 温所致。在晴天中午,枝干向阳面的温度 T=7.70+1.93t(气温),在气温为 0℃时,向阳面树 皮温度可达 7.7℃,已超过菌丝生长的温度低限;在气温为 10.0℃时,树皮温度可达 27.0℃, 达到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同时由于局部增温,树皮呼吸强度大大增加,消耗树体营养,使 之营养状况更加恶化,抗病能力大大降低,有利于病菌扩展病斑扩大。 落皮层:病菌除了容易在冻伤等伤口处已死亡的组织中生存扩展外,还可大量的在落皮 层中生存扩展。所谓“落皮层”是指树体表面翘起的、鳞片状的、容易脱落的褐色坏死皮层 组织。落皮层一般在 6 月上中旬开始形成,7 月上旬逐渐变色死亡。由于落皮层组织处于死 亡状态,并含有较多较丰富的水分和养分,为腐烂病菌生存扩展提供了良好的基质。落皮层 是腐烂病菌潜伏生存的重要场所,是枝干腐烂病发生的主要菌源地。 发病高峰:我国北方苹果产区,腐烂病一般一年有两次高峰,即春季发病高峰和秋季发 病高峰。春季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 3~4 月份。此时树体经过越冬消耗,树干营养水平降低; 再加萌芽、展叶、开花,枝干营养大量向芽转移,营养状况更加恶化,导致树体抗病能力急 剧降低。随气温上升,病斑扩展加快,新病斑数量增多,外观症状明显,病组织软腐状,酒 糟味浓烈,对树体危害加重。据调查,3~4 月出现的新病斑数量和同一病斑的扩展量均可占 全年总量的 70%左右,表现明显的发病高峰。5~6 月,绿叶满树,光合作用增强,营养向枝 干回流补充,使枝干营养水平处于全年的高峰期,枝干的抗扩展能力也处于全年最强的时期, 此时病斑停止扩展,并干缩凹陷,呈现一个相对静止期。7~9 月,花芽分化,果实加速生长, 枝干营养水平及抗病能力又一次降低,新病斑又开始少量出现,旧病斑又有一次扩展,形成 一个秋季高峰。但与春季高峰相比,新病斑出现数量及旧病斑扩展量仅占全年总量的 20% 左右,显著较差。10 月以后气温降低,营养回流,枝干抗病能力较强,又进入一个相对静 止期。但是,落皮层上的病菌穿透周皮侵入健康皮层组织,在皮下形成多个坏死点,同时表 层坏死组织内的腐烂病菌也向健康皮层缓慢扩展,为第二年春季高峰的出现积累病菌。 发病条件 此病发生轻重与多项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树势强弱;同时,果园的病菌数量,树 上伤口的多少与状态,当地土层的冻溶规律,当年的气候等也有密切关系。 树势:腐烂病是一种典型的潜伏侵染病害。树势强壮时,抗侵入及抗扩展能力强,病菌 处于潜伏状态,虽然树体带菌但很少发病;树势衰弱时,抗扩展能力急剧降低,潜伏病菌迅 速扩展蔓延,导致该病严重发生。幼龄树壮,发病轻;老龄树相对较弱,发病重。小年树营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