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58 计算机学报 2013年 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 为数据管理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能够有效地实现 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 认证并且保护用户隐私,实现RFID数据管理的可 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一种简 信性;对RFID系统进行性能评测与分析,其目的在 单的无线系统,RFID系统只有两个基本器件,一个 于验证在真实环境下物理层的关键因素对系统识别刷 是阅读器,另一个是标签.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阅读器 性能的影响,确保数据管理的可靠性.深入探究三者 以广播方式连续向周围发送携带能量的基准信号, 之间的联系,我们发现任一研究问题均对其余二者 感应到能量的标签通过调制电路信号以反射的方式 产生影响:防冲突算法能够提供最根本的数据传输 向阅读器返回自身携带的数据,阅读器对接收到的 支持,安全协议能够实现必要的安全保障,性能评测 数据进行解码,并传给主机进行处理.通过上述方 能够验证在真实环境下的系统运行性能.上述三方 式,RFID系统能够提供有效的身份信息(Identity) 面研究问题与RFID系统协议栈的对应关系如图1 和地址信息(Location).相比于其它智能系统, 所示,可以看到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 RFID系统具有如下鲜明特点:(1)能够实现非接触 RFD数据管理 式的快速自动识别;(2)标签内能够永久存储一定 可靠性 高效性 可信性 大小的数据:(3)标签内含一定数目的逻辑门能够 价 进行简单的逻辑处理;(4)标签具有普通无线设备 性能 防冲突 安全 的物理属性:(5)标签成本低廉,可以大量部署.因 评测 算法 协议 此,作为物联网感知识别层面的一项关键技术, RFID技术能够使得物联网中的每一个物体被唯一 物理层 媒体访问 控制层 应用层 地识别,并且能够携带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在 RFID系统协议栈 无源的情况下有效实现“被动智能”,为“物-物相联” 提供根本保障。 图1各研究问题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 在物联网环境下,RFID系统被部署和应用的 本文第2节主要介绍RFID的标签识别协议与 根本目的是:针对具体的应用需求,对被标识的物理 防冲突算法,着重阐述RFID标签识别机制、数目估 对象进行合理有效的信息收集,为上层应用提供最 算机制以及轮询机制方面的研究工作:第3节主要 基本的数据支持.因此,任何一种具体的RFD应用 介绍RFID的认证与隐私保护协议,对RFID的安 都依赖于对RFID数据实现有效的数据管理.所谓 全与隐私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并对RFID安全方 数据管理是指结合RFID系统的应用需求实现有效 面的三类主流技术进行总结;第4节对真实环境下 且有针对性的数据收集、分析挖掘以及数据安全保 RFID系统性能的评测与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 障等操作.在现有的物联网体系架构中,数据管理起 介绍;第5节对RFID数据管理相关的其它开放性 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一方面,物联网需要从感知 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第6节展望RFID未来 到的海量原始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管理,为 的研究方向;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上层的特定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另一方面,物联网需 要结合具体的数据管理需求来组织感知识别层面的 2RFID标签识别协议与防冲突算法 众多节点,在网络层面进行优化调度与资源配置,以 更有效地指导下层协议与算法的设计实现. 2.1RFID的标签识别协议 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关注RFID数据管理问题, 在通常的RFID应用中,大量的RFID标签往 以数据管理的核心技术为切入点,分别从RFID的 往被广泛地部署在指定区域中.为了能够快速有效 防冲突算法、RFID的认证与隐私保护协议以及真 地识别这些标签,阅读器需要在RFID标签识别协 实环境下RFID系统数据收集的性能评测与分析 议中使用一套有效的防冲突算法来逐一读取这些标 3个方面对RFID数据管理技术的研究与进展进行 签.在无线通信环境下,普通的无线设备主要基于载 分析与讨论.图1展示了上述3个方面研究问题之 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CSMA/CA)的竞争机 间的逻辑层次关系.其中,研究防冲突算法的目的是 制来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通信,如802.11协议.与 为MAC层提供一套快速的标签识别机制,实现 普通的无线节点不同,RFID标签是极为简单的无 RFID数据管理的高效性;研究安全协议的目的是 线设备,标签上的资源极其有限,不能够自发地通过458 计 算 机 学 报 正 好满 足 了这 一 需 求 .RFID是 一 种 非 接 触 式 的 自 动 识别 技术 ,它 通 过 射频 信 号 自动 识 别 目标 对 象 并 获 取相 关 数据 ,识别 工作 无 须人 工干 预.作 为 一种 简 单 的无 线 系 统 ,RFID 系统 只有 两 个 基 本 器件 ,一 个 是 阅读器 ,另 一个是标 签.其基本 工作原 理是 :阅读 器 以广播方式连续向周 围发送携带能量 的基准信号 , 感应到能量的标签通过调制 电路信号以反射的方式 向阅读 器 返 回 自身 携 带 的数 据 ,阅读 器 对 接 收 到 的 数据进行解码 ,并 传给 主机进行处理.通过 上述方 式 ,RFID 系统 能够 提 供 有 效 的身 份 信 息 (Identity) 和地 址 信 息 (Location).相 比 于 其 它 智 能 系 统 , RFID 系统 具有 如下 鲜 明特点 :(1)能 够实 现 非 接触 式 的快速 自动识 别 ;(2)标 签 内能 够 永 久 存 储 一 定 大小 的数 据 ;(3)标 签 内含 一 定 数 目的逻 辑 门能 够 进行 简单 的逻 辑处 理 ;(4)标 签 具 有 普 通 无 线 设 备 的物理 属性 ;(5)标 签 成 本 低 廉 ,可 以 大 量 部 署 .因 此 ,作 为 物 联 网感 知 识 别 层 面 的 一 项 关 键 技 术 , RFID技术能够使得物联 网中的每一个物体被 唯一 地识 别 ,并且 能 够携 带规 范而 具有 互用 性 的信 息 ,在 无 源 的情况 下有 效 实现 “被动 智 能”,为 “物一物相 联 ” 提 供根 本保 障 . 在 物联 网环 境 下 ,RFID 系 统 被 部 署 和 应 用 的 根 本 目的是 :针 对具 体 的应用 需 求 ,对 被标 识 的物 理 对象进行合理有效 的信息收集 ,为上层应用提供最 基本的数据支持.因此 ,任何一种具体的 RFID应用 都 依赖 于 对 RFID 数 据 实 现 有 效 的数 据 管 理 .所 谓 数据管理是指结合 RFID系统的应用需求实现有效 且 有 针对 性 的数据 收 集 、分 析挖 掘 以及 数 据 安 全 保 障等操 作 .在 现有 的物 联 网体 系架构 中 ,数据 管理 起 着承 上启 下 的关键 作 用 :一 方 面 ,物 联 网需要 从感 知 到 的海量 原始 数 据 中 提 取有 效 信 息 并 进 行 管 理 ,为 上层 的特 定应 用 提供 数据 支撑 ;另 一方 面 ,物联 网需 要结 合具 体 的数 据管 理需 求来 组织 感 知识 别层 面 的 众 多节 点 ,在 网络 层 面进 行优 化调 度 与资 源配 置 ,以 更有效地指导下层协议与算法 的设计实现. 基 于上 述认识 ,本文关 注 RFID数 据 管 理 问题 , 以数据管理的核心技术为切入点 ,分别从 RFID的 防 冲突算 法 、RFID 的认 证 与 隐私 保 护 协 议 以及 真 实 环境 下 RFID 系 统 数 据 收 集 的 性 能 评 测 与 分 析 3个 方 面对 RFID数据 管 理 技术 的研 究 与 进 展进 行 分 析 与讨论 .图 1展 示 了上 述 3个 方 面 研 究 问题 之 间的逻辑层次关系.其中,研究防冲突算法的目的是 为 MAC层 提供 一套 快 速 的标 签识 别 机 制,实 现 RFID数 据管 理 的 高 效 性 ;研 究 安 全 协 议 的 目的 是 为数据 管 理提供 基 本 的安 全 保 障 ,能 够 有 效地 实 现 认 证并 且保 护 用 户 隐 私 ,实 现 RFID数 据 管 理 的 可 信 性 ;对 RFID 系统 进行 性能 评测 与 分 析 ,其 目的 在 于验证 在 真实 环境 下物 理层 的关 键 因素对 系统 识 别 性能 的影 响 ,确保数 据 管理 的可 靠性 .深入 探究 三 者 之 间的联 系 ,我们 发 现 任 一研 究 问题 均 对 其 余 二 者 产生 影 响 :防冲突 算 法 能 够 提供 最 根 本 的数 据 传 输 支持 ,安全 协 议能 够实 现必 要 的安全 保 障 ,性 能评 测 能够 验证 在 真实 环境 下 的 系统 运 行 性 能.上 述 三 方 面研 究 问题 与 RFID 系统 协 议 栈 的对 应 关 系 如 图 1 所示 ,可 以看 到 三者 之间相 互 联系 ,又各 有侧 重. 图 1 各研 究 问 题 之 I司的逻 辑 层 次 关 系 本 文第 2节 主要 介 绍 RFID的标 签 识别 协 议 与 防冲 突算法 ,着 重 阐述 RFID标签 识 别 机制 、数 目估 算 机制 以及 轮 询机 制 方 面 的研究 工 作 ;第 3节 主 要 介 绍 RFID 的认 证 与 隐私 保 护 协 议 ,对 RFID 的 安 全 与 隐私 问题 进 行 探 讨 与 分 析 ,并 对 RFID 安 全 方 面 的三类 主 流技术 进 行 总 结 ;第 4节 对 真 实 环 境 下 RFID 系统性 能 的评 测 与 分析 方 面 的研 究 工 作 进 行 介 绍 ;第 5节 对 RFID 数 据 管 理 相 关 的 其 它 开 放 性 问题 的研 究 进展 进 行 总 结 ;第 6节 展 望 RFID 未 来 的研 究方 向 ;最后 对全 文进 行 总结 . 2 RFID标签识别协议 与防冲突算 法 2.1 RFID的标 签识 别协 议 在 通常 的 RFID 应 用 中 ,大 量 的 RFID 标 签 往 往被广泛地部署在指定区域 中.为了能够快速有效 地 识别 这些 标 签 ,阅读 器 需 要 在 RFID标 签 识 别 协 议 中使用一套有效的防冲突算法来逐一读取这些标 签 .在 无线 通信 环境 下 ,普通 的无 线设 备 主要基 于载 波侦听多路访 问/冲突避免 (CSMA/CA)的竞争机 制来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通信 ,如 802.11协议.与 普通的无线 节点不 同,RFID 标签是极为简单 的无 线 设备 ,标 签 上 的资源极 其 有 限 ,不 能够 自发 地通 过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