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国际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国际政治经济学 课程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课程号:305020062 程偶性: 业必修课 开课学期:春 :36学时(课堂授课36学时 先修误程:经济学原理 面向对象:国际政治专业 开课院/部(室/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围际政治研究系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 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国际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理论教学:36学时 知识单元1:国际政治经济学:历史、理论与方法 参考学时:4学时 学习内容: 1.国际政治经济学产生的理论和历史背景, 国际政治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和美国,是作为当代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 重要分支学料 9世纪学者们所从 事的不是政治学研究或 是经济学研究,而是政治经济学 义学者 、60 社会现实出现了 的李革,不仅出现在因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上,也表现在世界经济面怡 的新挑战。新出现的这些问题,传统的政治学无法回答,新古典经济学也难以解释。理论必 须充分研究国家的行为,同时也必须考虑像跨国公司、银行和投资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的活 动。此外,还必须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率、贸易方式、投资、货币和财政政策等问 题。 2.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内在逻辑 与“市场”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产生了政治经济学,没有国家与市场 就不 以 用如何影响生产和财富的分配,尤其是政治决策 政治利益如何影 和其他的 家 何改变致治 军事力量在国际上的分布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含义。问题的焦点在于:国家和市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全球性经济及技术相互依存关系的发展,同主权国家构成的世界政治体系的持续分化的冲突 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重大主题。由世界经济依存关系建立起来的国际权力关系是国际政治经 济学所关心的问题。 3。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国际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国际政治经济学 课程英文名称: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课程号:305020062 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 开课学期:春 总学时:36 学时(课堂授课 36 学时) 学分:2 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 面向对象:国际政治专业 开课院/部(室/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研究系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国际政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的学习,掌握国际与市场的 关系,以及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由此发生的经济关系所导致的政治后果,掌握分析国 家与市场之间的现实问题的方法和基本思路。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理论教学:36 学时 知识单元 1:国际政治经济学:历史、理论与方法 参考学时:4 学时 学习内容: 1.国际政治经济学产生的理论和历史背景。 国际政治经济学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欧洲和美国,是作为当代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 重要分支学科。 17-19 世纪学者们所从事的不是政治学研究或者是经济学研究,而是政治经济学。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学者开始将政治学与经济学分离开来。古典自由主 义学者十分强调自由放任的政策,政治学和经济学分道扬镳。进入 60 年代中期以后,国际 社会现实出现了非常大的变革,不仅出现在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上,也表现在世界经济面临 的新挑战。新出现的这些问题,传统的政治学无法回答,新古典经济学也难以解释。理论必 须充分研究国家的行为,同时也必须考虑像跨国公司、银行和投资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的活 动。此外,还必须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率、贸易方式、投资、货币和财政政策等问 题。 2.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内在逻辑。 现代世界“国家”与“市场”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产生了政治经济学,没有国家与市场, 就不可能有政治经济学。 国家以及其政治作用如何影响生产和财富的分配,尤其是政治决策与政治利益如何影响 生产和财富的分配,以及这种活动的成本和利润的分配等等。市场及其经济力量如何对国家 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权力与福利的分配施加影响,尤其是这些经济力量如何改变政治与 军事力量在国际上的分布。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含义。问题的焦点在于:国家和市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全球性经济及技术相互依存关系的发展,同主权国家构成的世界政治体系的持续分化的冲突, 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重大主题。由世界经济依存关系建立起来的国际权力关系是国际政治经 济学所关心的问题。 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