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在未见到原物情况下)进行模拟实验的研 ②华觉明《失蜡法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原载《科技史文 究,尚未见诸报导。通过对甘肃靖远出土东 集》金属史专辑,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 ③紫禁城出版社1988年。 罗马早期鎏金神像银盘的模拟实验所取得的 ④《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421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 结果,可为有兴趣从事古希腊、罗马历史与 年。 考古学文化研究、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工作 ⑤转引自田长浒.《中国金属技术史》“婆技术”节,四川科 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技出版社1987年。《中国古代传统铸造技术》491页,科 附记:模拟实验所使用的部分传统工具, 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年。 ⑥马玉基《大同市小站村花圪塔台北魏墓清理简报》,《文 是原四川省文管会、博物馆青铜器修复工作 物》1983年8期。《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 者、已故父亲黄茂林遗留下来的,谨以此文 《文物》1985年11期。 纪念。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模拟,虽然工具、 ⑦钟华南:《大汶口一龙山文化黑陶高柄杯的模拟实验》, 设备和条件很简陋,但与古代手工业作坊生 《考古学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李文杰:《试谈 产的实际距离缩短了,对我们探索古希腊、罗 快轮所制陶器的识别》,《文物》1988年10期。《黄河流 域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成就》,《华夏考古》1993年3 马的社会生产和发展及其带来的影响会有所 期。李仰松《仰韶文化慢轮制陶技术研究》,《考古》1990 启示。本次模拟实验和图文由我们二人独立 年12期。 完成,不妥和错误之处概由我们负责。 ⑧《商代青铜器试铸简报》,《考古》1980年1期。《殷墟出 土商代青铜氟铸造工艺的复原研究》,《考古》1982年5 注释 期。《妇好墓青铜器铸造技术研究》,《考古学集刊》第1 ①凌业勤等:《中因古代传统铸造技术》122页“我因古代 集。《曾侯乙编钟复制研究中的科学技术工作》,《文物》 铸造工艺体系”,339页翻砂铸钱法”。科学技术文献出 1983年8期。 版杜1987年。 (责任编辑王小蒙) 《吴越文字汇编》补正 ●施谢捷 拙编《吴越文字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克氏O.Karlbook、陈仁涛旧藏”。拙编漏引锡永先 8月版)578页有关150、151两件越王州句剑的“出 生书,委实不该。《殷周金文集成》对此二剑(18· 土”、“现藏”项记载有误,为免以讹传讹,混淆视听, 11623、11629)说明不误。 特为补正如下: 另外97页239号字头“”当改为“片268 150号剑五“出土”项下称说“1936年湖南长沙 页冉钲铖铭文墓本2行第四字、3行第三字“伐”、4 市小吴门外楚墓”,当改为“未详”相应地“现藏” 行第三字“余”、5行第三字“铖”缺失部分笔画,274 项下括注“蔡季襄、纽约温士洛氏GL.W inthrop 页吴王光钟二墓本1行倒第二字“字”漏墓”“一”旁, 旧藏”,当删去,“蔡季襄”名。 当照上编相应之字形改正,540页043号剑“说明"项 151号剑六“出土”项下称说“传安徽寿县”,原 下4行“竭”当作“谒”580页159号越王州句剑十 所据见陈仁涛《金匮论古初集》39页有关记载,现在 四“现藏”项下1 1 useum”系M usee'”误排,582 看来当改为“1936年湖南长沙市小吴门外楚墓”, 页164号越王嗣旨不光剑一“现藏”项下括注当增补 1996年中华书局重印本《长沙古物闻见记·续记》 为“蔡季襄、瑞典卡尔贝克氏旧藏”627页补一“说 (商承祚著)287页附图之二所刊锡永先生手拓州句 明”项下“中国文化书报”系“中华文化画报”误排。 剑剑格铭文拓本可资比照,陈仁涛所说属误传,相应 1998年9月10日 地“现藏”项下括注当补正为“蔡季襄、瑞典卡尔贝 95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在未见到原物情况下) 进行模拟实验的研 究, 尚未见诸报导。通过对甘肃靖远出土东 罗马早期鎏金神像银盘的模拟实验所取得的 结果, 可为有兴趣从事古希腊、罗马历史与 考古学文化研究、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工作 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附记: 模拟实验所使用的部分传统工具, 是原四川省文管会、博物馆青铜器修复工作 者、已故父亲黄茂林遗留下来的, 谨以此文 纪念。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模拟, 虽然工具、 设备和条件很简陋, 但与古代手工业作坊生 产的实际距离缩短了, 对我们探索古希腊、罗 马的社会生产和发展及其带来的影响会有所 启示。本次模拟实验和图文由我们二人独立 完成, 不妥和错误之处概由我们负责。 注 释 ①凌业勤等: 《中国古代传统铸造技术》122 页“我国古代 铸造工艺体系”, 339 页“翻砂铸钱法”。科学技术文献出 版社 1987 年。 ②华觉明:《失蜡法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 原载《科技史文 集》金属史专辑,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5 年。 ③紫禁城出版社 1988 年。 ④《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421 页,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8 年。 ⑤转引自田长浒:《中国金属技术史》“鎏技术”节, 四川科 技出版社 1987 年。《中国古代传统铸造技术》491 页, 科 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7 年。 ⑥马玉基:《大同市小站村花圪塔台北魏墓清理简报》,《文 物》1983 年 8 期。《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 《文物》1985 年 11 期。 ⑦钟华南:《大汶口——龙山文化黑陶高柄杯的模拟实验》, 《考古学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 1989 年。李文杰: 《试谈 快轮所制陶器的识别》, 《文物》1988 年 10 期。《黄河流 域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成就》, 《华夏考古》1993 年 3 期。李仰松:《仰韶文化慢轮制陶技术研究》,《考古》1990 年 12 期。 ⑧《商代青铜器试铸简报》,《考古》1980 年 1 期。《殷墟出 土商代青铜觚铸造工艺的复原研究》, 《考古》1982 年 5 期。《妇好墓青铜器铸造技术研究》, 《考古学集刊》第 1 集。《曾侯乙编钟复制研究中的科学技术工作》, 《文物》 1983 年 8 期。 (责任编辑 王小蒙) 《吴越文字汇编》补正 ●施谢捷 拙编《吴越文字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8 月版) 578 页有关 150、151 两件越王州句剑的“出 土”、“现藏”项记载有误, 为免以讹传讹, 混淆视听, 特为补正如下: 150 号剑五“出土”项下称说“1936 年湖南长沙 市小吴门外楚墓”, 当改为“未详”; 相应地“现藏” 项下括注“蔡季襄、纽约温士洛氏 G. L. W inth rop 旧藏”, 当删去, “蔡季襄”名。 151 号剑六“出土”项下称说“传安徽寿县”, 原 所据见陈仁涛《金匮论古初集》39 页有关记载, 现在 看来当改为“1936 年湖南长沙市小吴门外楚墓”, 1996 年中华书局重印本《长沙古物闻见记·续记》 (商承祚著) 287 页附图之二所刊锡永先生手拓州句 剑剑格铭文拓本可资比照, 陈仁涛所说属误传; 相应 地“现藏”项下括注当补正为“蔡季襄、瑞典卡尔贝 克氏O. Karlbook、陈仁涛旧藏”。拙编漏引锡永先 生书, 委实不该。《殷周金文集成》对此二剑 (18· 11623、11629) 说明不误。 另外 97 页 239 号字头“ ”当改为“ ”; 268 页冉钲铖铭文摹本 2 行第四字、3 行第三字“伐”、4 行第三字“余”、5 行第三字“铖”缺失部分笔画, 274 页吴王光钟二摹本 1 行倒第二字“字”漏摹”“宀”旁, 当照上编相应之字形改正; 540 页 043 号剑“说明”项 下 4 行“竭”当作“谒”; 580 页 159 号越王州句剑十 四“现藏”项下“M useum ”系“M usee”误排; 582 页 164 号越王嗣旨不光剑一“现藏”项下括注当增补 为“蔡季襄、瑞典卡尔贝克氏旧藏”; 627 页补一“说 明”项下“中国文化书报”系“中华文化画报”误排。 1998 年 9 月 10 日 — 59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