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4.试述法理学的性质及其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5.阐述作为法理学研究对象的“法理”语义和意义。 6.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产生是文明社会法学史上的伟大革命? 7.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标志着21世纪中国马克 思主义法理学的新飞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章法法律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法的词源、词义。 2.掌握法的特征,以便有效区分法与其他社会规范。 3.。理解法的本质,从而对法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4.正确认识法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第一节法的概念 一、汉语中的“法”、“法律”及相关概念 二、西文中的“法”、“法律”及相关概念 第二节法的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 二、法的阶级本质 三、法的本质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第三节法的基本特征 一、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二、法是由因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 三、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四、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3.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4.试述法理学的性质及其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5.阐述作为法理学研究对象的“法理”语义和意义。 6.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产生是文明社会法学史上的伟大革命? 7.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标志着 21 世纪中国马克 思主义法理学的新飞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章 法 法律 (一)目的与要求 1. 理解法的词源、词义。 2. 掌握法的特征,以便有效区分法与其他社会规范。 3. 理解法的本质,从而对法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4. 正确认识法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第一节 法的概念 一、汉语中的“法”、“法律”及相关概念 二、西文中的“法”、“法律”及相关概念 第二节 法的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 二、法的阶级本质 三、法的本质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第三节 法的基本特征 一、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二、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 三、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四、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