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同合金度(包括C.N)的奥氏体化温度上升。可见,在淬火温度问题上,C和W、Mo V之间原则上并不存在互换性,因而C量的变化将破坏图2的列线形态。BU炉的含 铬量高出常规0.5%左右,其过热倾向明显增大,成为图中过热“异常”的唯一一炉 钢。看来,只是由于D0B2各炉铬量的波动很小(+0,2左右),才使图2自A。M 0.85(D0、B1)以上形成了明确的过热分界线并由此导致等硬度列线。 3结 论 1。碳饱和度判别法用于超硬型高速钢为达到预定硬度值时的成份设计、治炼内控 (微调)及淬火温度选择。 2,碳饱和度判别法的具体内容是由图2所示的存在于A一T淬一HRC回之间的关 系。 3,A值对于HRC回及T淬的等效性只在一般治炼范围内存在,在应用时应当尽可 能缩小铬含量的变动范围。 4,用碳饱和度判别法确定了添加氮、铜、铝、镍、稀土元素及降低钨和铬(2%) 时对V3N钢二次硬化特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Payson,P.:The Metallurgy of Tool Steels,John Wiley Sons, New york,1962.221 (2 Steven,G.:Trans.Quart.ASM,57 (1964),925 (33 Crafts,W.:Trans.AIME,180 (1949),471 〔4)陈景榕:北京钢铁学院学报,1(1981),40 〔5)US Pat..3330652,1967 〔6〕Japan Pat..52-81006,1977 〔7)FRG Pat..2758330,1979 〔8〕陈景榕:高速钢合金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一次全国低合金钢及合金钢 会议资料,1983。 〔9〕陈景榕:科学实验通讯(张家口科委),2(1975),1 〔10)北京钢铁学院高速钢科研组及大治钢厂工具钢组:机械工程材料,2(1979),42 〔11〕马世才,陈景榕:北京钢铁学院学报,1982,增刊2,1 (12]Steven,G.:Trans,Quart,ASM,1 (1969),180 (13)CBHAOBH H.A.:AnTeHm.npo-Bo,5 (1978),12 〔14)成都工具研究所资料:91号铝高速钢,1973。 〔15〕上海第五钢厂及上海工具厂:金属学报,1(1974),68 〔16〕陈景格:北京钢铁学院资料,铜和铝对高速钢性能的影响(文集:超硬高速钢 研究),1978,35 〔17)陈景格,董密林:超硬高速钢的合金化问题,北京钢铁学院科学研究论文巢, 1980第二集(金属学),P,2-1。 24向合金 度 包括 的奥氏体化温度上升 。 可见 , 在淬火温度问题上 , 之间原则 并不存在互换性 , 因而 量 的变化将破坏 图 的列线 形 态 。 铬量 高 出常 规 左 右 , 其过热倾 向明显增大 , 成为 图中过热 “ 异 常 ” 和 、 炉 的 含 的 唯一一炉 钢 。 看来 , 只是 由于 。一 各炉铬量 的波动 很小 左 右 , 才 使 田 自 。 , 、 以上形 成 了明确的过热分界线并 由此导致等硬度列线 。 结 论 碳饱和度判别法用于超硬型高速钢为达到预定硬度值时的成份设计 、 冶炼内控 微调 及淬火温 度选择 。 碳饱和 度判别法 的具体内容是 由图 所示 的存在于 一 淬一 回之间的 关 系 。 值对于 回 及 淬的 等效性只在一般 冶炼范围 内存在 , 在应用时应当尽 可 能缩小铬 含量 的变动范 围 。 用碳饱和度判 别法确定 了添加 氮 、 铜 、 铝 、 镍 、 稀土元素及降低钨和铬 肠 时 对 钢二次硬 化特性的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 , , , 〔 〕 , , , 〔 〕 , , , 〔 〕 陈景榕 北京钢铁学院学报 , , 〔 〕 。 , 〔 〕 。 一 , 〔 〕 , 〔 〕 陈景榕 高速钢合金 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 势 , 第一次全 国低合金钢 及合金钢 会议资料 , 。 〔 〕 陈景榕 科学实验 通讯 张家 口科委 , , 〔 〕 北京钢铁 学院高速钢科研组 及大冶钢厂工 具钢组 机械工程材料 , , 〔 〕 马世才 , 陈景榕 北京钢铁 学院学报 , , 增刊 , 〔 〕 , , 马 , 〔 〕 江 习 从 入班 “ 一 , , 〔 〕 成都工 具研究所 资料 号铝 高速钢 , 。 〔 〕 上海第五钢 厂 及 海工 具厂 金 属学报 , , 〔 〕 陈景榕 北京钢铁 学院资料 , 铜 和铝对 高速钢性能的影响 文集 超硬 高速钢 研究 , 了 , 〔 〕 陈景榕 , 董密林 超硬高速钢 的合 金 化问题 , 北京钢铁学院科学研究论文集 , 第二集 金 属学 , 。 一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