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18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29卷 在浸泡腐蚀约6h以后,如图3(b),发现容抗弧 起电容增加 的半径变化不大,阻抗模值较低且较长时间保持相 500[(al 对的稳定,表明此时腐蚀反应速率较快,对应腐蚀形 250 貌的观察,此时合金处于点蚀的发展阶段,同时由于 表层腐蚀产物的吸附在中低频形成感抗弧, 在浸泡3d后,如图3(c),容抗弧的半径增加, 7 50 阻抗模值升高,感抗弧的半径增加,这主要由于基体 25 表面的腐蚀产物的吸附,并对腐蚀介质与金属基体 10 的反应起到了机械的阻碍作用,参照此时形貌的观 7.51 0 20 40 60 100 察,该阶段对应的是从点蚀向剥落腐蚀发展阶段, 时间小 根据电化学阻抗谱,设计对应的等效电路见 4.0o 图4,其中RL为溶液电阻,C为电极与液面的电 3.5 容,Rp为反应电阻,R为吸附电阻,L为表示吸附 3.0 状态的电感4.在交流阻抗谱的测试中,由于电极 0 表面状态,电解质溶液的导电状态等都会引起阻抗 谱中出现弥散效应,容抗弧和感抗弧会发生一定程 1.0 度的变形.为提高拟合的精度,采用了两个长相位 0.5 角元件CPE来分别替代电容和电感. 01224364860728496 ZCPE=Zo 1 时间h Gω)n 图5等效电路元件随时间变化图 其中,ZcPe为恒相位角元件的阻抗,w为角频率,j= Fig-5 Variation of the equivalent circuit element with time 一1,Zo及n为常数.当n=1时,为理想电容:当 在随后的2d的时间里,R。值升高,而C值从 n=一1时,为电感 3.55mFcm2降低到2.75mFcm-2,表明在此阶 段,由于溶液中腐蚀产物吸附的厚度增加,导致了 Rp值的升高和C:值的降低,抑制了腐蚀介质向金 KO 属基体的扩散过程,导致腐蚀速率的降低,但由于形 成的腐蚀产物吸附层较薄且较为疏松,导致对腐蚀 图4电化学阻抗的等效电路 Fig.4 Equivalent circuit of EIS 速率的影响程度并不严重,此时对应的腐蚀形貌处 于点蚀阶段, 等效电路的复合元件中,L作为溶液电阻,通 在浸泡腐蚀的中后期,R。值从13.8Ωcm2升 常可以忽略,Rd和L主要是反映吸附过程的元件, 高到30.62cm2,而Cad从2.75mFcm2降低到 R,和C是反映合金腐蚀反应的主要元件,为了更 1.77mFcm2.在这一阶段,由于表层腐蚀产物层 为准确地分析剥蚀过程动力学的微观过程,利用等 增厚导致腐蚀速率降低,腐蚀速率波动不大·对照 效电路对阻抗图谱进行拟合,获得R。和C随时间 形貌分析,此时金属基体处于严重点蚀向剥落腐蚀 的变化关系H) 发展阶段 如图5所示,在浸泡的最初的6h内,Rp值从 505.92cm2降低到17.66ncm2,这表明腐蚀反应 3结论 的速率加快,而Ca值从0.728mF·cm-2增大到 (1)2524一T4态铝合金具有较好耐剥落腐蚀性 1.40mFcm-2,说明腐蚀反应破坏了表层的氧化 能,浸泡2d后才出现明显的点蚀,4d后出现轻微的 膜,对应腐蚀形貌该阶段点蚀诱导阶段, 剥蚀现象, 从6h到36h左右,Rp值降低,但下降的幅度 (2)利用EIS特征及等效电路拟合将剥落腐蚀 不大,而Ca值则从1.40mF·cm-2增大到3.55 的动力学过程主要由点蚀的诱导形成,点蚀发展及 mFcm~2,表明该阶段界面腐蚀反应的速率较快, 轻微的剥蚀形成三个阶段组成, 造成电极表面更为粗糙,点蚀的程度进一步加重,引 (③)根据形貌观察,并结合对EIS等效电路的在浸泡腐蚀约6h 以后‚如图3(b)‚发现容抗弧 的半径变化不大‚阻抗模值较低且较长时间保持相 对的稳定‚表明此时腐蚀反应速率较快‚对应腐蚀形 貌的观察‚此时合金处于点蚀的发展阶段‚同时由于 表层腐蚀产物的吸附在中低频形成感抗弧. 在浸泡3d 后‚如图3(c)‚容抗弧的半径增加‚ 阻抗模值升高‚感抗弧的半径增加‚这主要由于基体 表面的腐蚀产物的吸附‚并对腐蚀介质与金属基体 的反应起到了机械的阻碍作用‚参照此时形貌的观 察‚该阶段对应的是从点蚀向剥落腐蚀发展阶段. 根据电化学阻抗谱‚设计对应的等效电路见 图4‚其中 RL 为溶液电阻‚Cd 为电极与液面的电 容‚Rp 为反应电阻‚Rad为吸附电阻‚L 为表示吸附 状态的电感[4].在交流阻抗谱的测试中‚由于电极 表面状态‚电解质溶液的导电状态等都会引起阻抗 谱中出现弥散效应‚容抗弧和感抗弧会发生一定程 度的变形.为提高拟合的精度‚采用了两个长相位 角元件 CPE 来分别替代电容和电感. ZCPE=Z0 1 (jω) n 其中‚ZCPE为恒相位角元件的阻抗‚ω为角频率‚j= -1‚Z0 及 n 为常数.当 n=1时‚为理想电容;当 n=-1时‚为电感. 图4 电化学阻抗的等效电路 Fig.4 Equivalent circuit of EIS 等效电路的复合元件中‚RL 作为溶液电阻‚通 常可以忽略‚Rad和 L 主要是反映吸附过程的元件‚ Rp 和 Cd 是反映合金腐蚀反应的主要元件.为了更 为准确地分析剥蚀过程动力学的微观过程‚利用等 效电路对阻抗图谱进行拟合‚获得 Rp 和 Cd 随时间 的变化关系[11-13]. 如图5所示‚在浸泡的最初的6h 内‚Rp 值从 505∙9Ω·cm 2 降低到17∙66Ω·cm 2‚这表明腐蚀反应 的速率加快‚而 Cd 值从0∙728mF·cm -2增大到 1∙40mF·cm -2‚说明腐蚀反应破坏了表层的氧化 膜‚对应腐蚀形貌该阶段点蚀诱导阶段. 从6h 到36h 左右‚Rp 值降低‚但下降的幅度 不大‚而 Cd 值则从 1∙40mF·cm -2增大到 3∙55 mF·cm -2‚表明该阶段界面腐蚀反应的速率较快‚ 造成电极表面更为粗糙‚点蚀的程度进一步加重‚引 起电容增加. 图5 等效电路元件随时间变化图 Fig.5 Variation of the equivalent circuit element with time 在随后的2d 的时间里‚Rp 值升高‚而 Cd 值从 3∙55mF·cm -2降低到2∙75mF·cm -2‚表明在此阶 段‚由于溶液中腐蚀产物吸附的厚度增加‚导致了 Rp 值的升高和 Cd 值的降低‚抑制了腐蚀介质向金 属基体的扩散过程‚导致腐蚀速率的降低‚但由于形 成的腐蚀产物吸附层较薄且较为疏松‚导致对腐蚀 速率的影响程度并不严重.此时对应的腐蚀形貌处 于点蚀阶段. 在浸泡腐蚀的中后期‚Rp 值从13∙8Ω·cm 2 升 高到30∙6Ω·cm 2‚而 Cd 从2∙75mF·cm -2降低到 1∙77mF·cm -2.在这一阶段‚由于表层腐蚀产物层 增厚导致腐蚀速率降低‚腐蚀速率波动不大.对照 形貌分析‚此时金属基体处于严重点蚀向剥落腐蚀 发展阶段. 3 结论 (1)2524-T4态铝合金具有较好耐剥落腐蚀性 能‚浸泡2d 后才出现明显的点蚀‚4d 后出现轻微的 剥蚀现象. (2) 利用 EIS 特征及等效电路拟合将剥落腐蚀 的动力学过程主要由点蚀的诱导形成‚点蚀发展及 轻微的剥蚀形成三个阶段组成. (3) 根据形貌观察‚并结合对 EIS 等效电路的 ·218·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29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