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流动与传热》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绵号: 课程中文名称:流体流动与传热 课程英文名称: Flui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课程类别:技术基础课 话用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化工、环境工程、制药工程等本科专业 开课学期: 秋(第五学期) 总学时: 56学时 当八.3s 预修课程(编号):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物理化学( 并修课程(编号): 化工基础实验(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属工程学 科,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化工生产中流体流动和传热过程的基本原理、过程 课程简介。 和设备的计算方法、典型设备构造及性能等,强调用自然科学原理考察、 解释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议教材: 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上册)(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1]McCabe W.L.,Smith J.C.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六版,英文影印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柴诚敏等编。化工流体力学与传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参考书: 【3)戴干策,陈敏恒编著.化工流体力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 [4谭天恩等编.化工原理(上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 [5)王志魁编。化工原理(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6丛德滋等编.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二、课程教育目标 1.掌握流体流动及传热等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典型设备的构造及性能: 2.通过本课程知识的系统学习,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点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对化工 单元操作进行工程计算的能力、正确运用工程图表的能力以及运用技术经济观点分析、解决工程实 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一些处理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如因次分析法、数学模型法、过程分解法、试差计 算法和图解计算法等,使学生具备在不同场合选用不同方法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基本原理、工程计算和典型设备的讲授,培养学生从过程的基本原理出发,观察、分 析、综合、归纳众多影响因素,从中找出问题的主要方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科学思维 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能根据所处理问题的需要,寻找 阅读有关手册、参考书、文献资料并理解其内容。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 《流体流动与传热》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 流体流动与传热 课程英文名称: Flui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课程类别: 技术基础课 适用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化工、环境工程、制药工程等本科专业 开课学期: 秋(第五学期) 总 学 时: 56 学时 总 学 分: 3.5 预修课程(编号):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物理化学( ) 并修课程(编号): 化工基础实验( )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属工程学 科,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化工生产中流体流动和传热过程的基本原理、过程 和设备的计算方法、典型设备构造及性能等,强调用自然科学原理考察、 解释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议教材: 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上册)(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参 考 书: [1] McCabe W.L.,Smith J.C.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第 六版,英文影印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 柴诚敬等编.化工流体力学与传热.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3] 戴干策,陈敏恒编著.化工流体力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 [4] 谭天恩等编.化工原理(上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 [5] 王志魁编.化工原理(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6] 丛德滋等编.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二、课程教育目标 1. 掌握流体流动及传热等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典型设备的构造及性能; 2. 通过本课程知识的系统学习,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点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对化工 单元操作进行工程计算的能力、正确运用工程图表的能力以及运用技术经济观点分析、解决工程实 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习一些处理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如因次分析法、数学模型法、过程分解法、试差计 算法和图解计算法等,使学生具备在不同场合选用不同方法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 4. 通过对基本原理、工程计算和典型设备的讲授,培养学生从过程的基本原理出发,观察、分 析、综合、归纳众多影响因素,从中找出问题的主要方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科学思维 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能根据所处理问题的需要,寻找、 阅读有关手册、参考书、文献资料并理解其内容。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