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传教士在向中国传播西方文化的同时,也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中国 的“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被译成西主文字在欧洲出版;介绍中国 历史、地理、语言文字、宗教、道德、医药的著作在欧洲也相继出现:传 教士还将中国收集的纺织、陶瓷、建筑、印刷、治金等工艺资料寄回欧洲。 中国的文明在欧洲产生巨大反响,17一18世纪欧洲出现仰慕中国的“中 国文化热”。欧洲的一些启蒙运动思想家高度赞扬儒家的伦理道德,称赞 中国的重农政策、考试制度等,把它们拿来作为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武器: 欧洲的贵族热衷于收集中国的艺术品,以使用、收藏中国瓷器为时髦,举 行穿中国服饰的化装舞会,中国的折扇成为贵妇人的必备品:中国的丝绸、 瓷器、漆器、刺绣、茶叶、花灯、烟火甚至糊墙纸都受到欧洲人喜爱;中 国的绘画、园林等艺术也影响欧洲,中国的人物、山水画法影响欧洲的画 家,中国式的园林出现于欧洲,欧洲盛行一时的洛可可艺术,就是在借鉴、 吸收中国艺术后产生的一种艺术风格。 七、增强文化自信 (一)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的综合实力 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了“文化软实力”概念,由此, 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增强文化整 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所谓软实力是相对由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组成的国家力量“硬实力” 而言的。通过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文化创造等体现出来的国家力量就 是国家的“软实力”。“软实力”概念,世界上最早是于1990年美国学者、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提出的。他认为软实力是一种能 9 This document is generated by free edit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