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芝麻茎点枯病 Sesame Stem rot 芝麻茎点枯病又称芝麻茎腐病、茎枯病、立枯病、茎点立枯病、炭腐病、黑根疯、黑 秆疯等,是我国芝麻上为害最重的病害。在河南、湖北、山东、河北、安徽、江西、江苏 浙江、福建、广西、台湾等省(区)均有发生,发病率一般10%~25%,严重的可达90% 以上,一般年份减产10%~15%,含油量下降4%~12%,重病田成片枯死,几乎绝收 症状 此病在芝麻生长期内都可危害,但发病盛期在终花期后,其他时期发病较少。主要为 害植株的根、茎及蒴果。播种后到出苗前可引起烂种、烂芽。幼苗发病,根部先变褐腐烂 随后地上部萎蔫枯死,在茎秆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分生孢子器和小菌核)。成株期发病,多 从植株地下根、茎开始变褐腐烂,而后向上扩展到茎基部和茎中下部,有时病菌也可直接侵 染茎秆中下部。在茎秆上,病部初呈黄褐色水渍状,病健交界不明显,条件适宜的,病部很 快绕茎一周,变为黑褐色,后期病部中央变为银灰色,有光泽,其上密生小黑点(分生孢子 器和小菌核)。病株稍矮,叶片由下而上渐发黄变褐,萎蔫下垂,严重时整株枯死,轻病株 仅部分茎秆或枝梢枯死。蒴果感病后呈黑褐色枯死,无光泽,也没有小黑点。种子感病后表 面散生小黑点(小菌核)。 病原 病原为菜豆壳球孢 Macrophomina phaseoli( Maul.) Ashby,属半知菌亚门壳球孢属真 菌。异名有: Macrophoma phaseoli Maub, M. corrhori Saw., M. cajani Syd. and Butl Msesam Saw., Macrophomina philippinensis Peti等。病部的小黑点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着生在寄主 表皮的角质层下,球形或近球形,黑褐色,以孔口突破表皮而外露,大小为116~238um ×92.8~220.4μm。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圆筒形,无色,单胞,内含几个油球,大小为125~ 30μm×50~113μm。菌核产生于寄主皮层下或皮层与木质部之间。在病根和人工培养基 上可产生大量菌核,菌核比分生孢子器小,球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大小一般为82.5~120 um×675~120um。 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包括芝麻、黄麻、豆类、花生、烟草、甘蔗、向日葵、甘薯 棉花、茄子、番茄等,达120多种,人工接种可侵染20多种植物。目前仅发现在芝麻和黄 麻上产生分生孢子,在其他寄主上仅产生菌核。该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并且从不同寄主上分 离的菌株,其致病性不同 菌丝生长适温为30~35℃,分生孢子萌发适温为25~35℃,最适相对湿度为96~ 100%,菌核形成的适温为30~35℃ 发病规律 此病主要以菌核在种子、土壤和病残体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源,播种带菌种子 可引起烂种、烂芽,土壤和病残体中的病菌主要引起芝麻生长后期发病。早期病株上产生的 分生孢子可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主要从伤口、叶痕侵入,也可直接侵入。在25℃以 上和高温条件下,潜育期为5~10d。芝麻不同品种对茎点枯病抗性存在差异,我国从3100 多份种质资源中筛选出高抗材料32份,如霸王鞭、独苔、狼尾巴等农家品种。埃及报道, 品种感病性由1~3对基因控制。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抗病性不同。苗期生活力弱,易感病芝麻茎点枯病 Sesame Stem Rot 芝麻茎点枯病又称芝麻茎腐病、茎枯病、立枯病、茎点立枯病、炭腐病、黑根疯、黑 秆疯等,是我国芝麻上为害最重的病害。在河南、湖北、山东、河北、安徽、江西、江苏、 浙江、福建、广西、台湾等省(区)均有发生,发病率一般 10%~25%,严重的可达 90% 以上,一般年份减产 10%~15%,含油量下降 4%~12%,重病田成片枯死,几乎绝收。 症状 此病在芝麻生长期内都可危害,但发病盛期在终花期后,其他时期发病较少。主要为 害植株的根、茎及蒴果。播种后到出苗前可引起烂种、烂芽。幼苗发病,根部先变褐腐烂, 随后地上部萎蔫枯死,在茎秆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分生孢子器和小菌核)。成株期发病,多 从植株地下根、茎开始变褐腐烂,而后向上扩展到茎基部和茎中下部,有时病菌也可直接侵 染茎秆中下部。在茎秆上,病部初呈黄褐色水渍状,病健交界不明显,条件适宜的,病部很 快绕茎一周,变为黑褐色,后期病部中央变为银灰色,有光泽,其上密生小黑点(分生孢子 器和小菌核)。病株稍矮,叶片由下而上渐发黄变褐,萎蔫下垂,严重时整株枯死,轻病株 仅部分茎秆或枝梢枯死。蒴果感病后呈黑褐色枯死,无光泽,也没有小黑点。种子感病后表 面散生小黑点(小菌核)。 病原 病原为菜豆壳球孢 Macrophomina phaseoli(Maubl.)Ashby,属半知菌亚门壳球孢属真 菌。异名有:Macrophoma phaseoli Maubl.,M. corchori Saw.,M. cajani Syd. and Butl. M.sesami Saw.,Macrophomina philippinensis Petr.等。病部的小黑点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着生在寄主 表皮的角质层下,球形或近球形,黑褐色,以孔口突破表皮而外露,大小为 116~238μm ×92.8~220.4μm。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圆筒形,无色,单胞,内含几个油球,大小为 12.5~ 30μm×5.0~11.3μm。菌核产生于寄主皮层下或皮层与木质部之间。在病根和人工培养基 上可产生大量菌核,菌核比分生孢子器小,球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大小一般为 82.5~120 μm×67.5~120μm。 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包括芝麻、黄麻、豆类、花生、烟草、甘蔗、向日葵、甘薯、 棉花、茄子、番茄等,达 120 多种,人工接种可侵染 270 多种植物。目前仅发现在芝麻和黄 麻上产生分生孢子,在其他寄主上仅产生菌核。该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并且从不同寄主上分 离的菌株,其致病性不同。 菌丝生长适温为 30~35℃,分生孢子萌发适温为 25~35℃,最适相对湿度为 96~ 100%,菌核形成的适温为 30~35℃。 发病规律 此病主要以菌核在种子、土壤和病残体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源,播种带菌种子 可引起烂种、烂芽,土壤和病残体中的病菌主要引起芝麻生长后期发病。早期病株上产生的 分生孢子可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主要从伤口、叶痕侵入,也可直接侵入。在 25℃以 上和高温条件下,潜育期为 5~10d。芝麻不同品种对茎点枯病抗性存在差异,我国从 3100 多份种质资源中筛选出高抗材料 32 份,如霸王鞭、独苔、狼尾巴等农家品种。埃及报道, 品种感病性由 1~3 对基因控制。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抗病性不同。苗期生活力弱,易感病;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