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Vol.25 No.5 田朝旭等:Q235碳素钢不同热变形条件下退火过程的织构分析 ·425· .001 口实测值 0.040 随机分布 0.030 0 020 0.010 0 10 203040 50 60 101 取向偏差/() (a)取向成像,650℃保温0s1压缩轴方向 (b)(a)的取向分布 (c)(a)的取向差分布 001 0.040 口实测值 一随机分布 0.030 0.020 0.010 111 0 10 20304050 60 101 取向偏差/() (d取向成像,650℃保温30min1压缩轴方向 (e)(d的取向分布 (日(d)的取向差分布 图5铁素体热形变后在650℃保温不同时间后的取向分析 Fig.5 Texture analysis of ferrite grains during annealing at 650C after thermal deformation below A,temperature 应变1.1后在660℃保温3min再结品量即可达 强回复,但很难发生再结晶,即使在再结晶的最 90%,保温10min即可发生完全再结晶.而本文所 后阶段,100》晶粒的内部也没有晶核,滋生于原 示Q235碳素钢在相似条件下保温30min局部区 晶界或邻晶的品粒长入(100)晶粒将其吞并;而 域静态再结晶也不明显.碳含量的增多导致第二 (111)晶粒则是最早发生再结晶的晶粒之一.n- 组织(珠光体或渗碳体颗粒)的增多应是主要原 agaki在研究低碳钢的织构形成时指出,111)再 因,即珠光体或渗碳体颗粒的有效钉扎抑制了静结晶晶粒的形成远早于(100)再结晶晶粒.(111) 态再结晶的充分进行, 再结晶晶粒在(111)变形晶粒的晶界区域形核, 图6给出X射线测出的该样品中的宏观织构 从本实验结果看,(100〉晶粒内部存在大量的亚 变化.保温前<100>线织构比<111>稍强(图6(a), 晶界,退火后含量基本不变,表明(100》晶粒退火 保温后<111>明显下降,<100>稍有减弱(图6(b). 过程中以回复为主;而111)晶粒退火后织构明 可能是<111>取向的形变晶粒进行了一定程度的 显减弱,则应是111)晶粒再结晶后转为其它取 静态再结晶,导致<111>线织构减弱.这种现象在 向的晶粒. 局部取向分析中没检测到,Raabe等在研究低碳 2.3两相区形变后退火过程的织构分析 钢回复的取向依赖性时指出,(100)晶粒可发生 图7给出样品经900℃加热,以15℃5冷至 0=0° 90 p,=0° 90° =0° (a)0s Φ=0[b30min ) 90° 90° 水平1,2,4,892=45° 水平1,2,4,892=45° 图6X射线测出的铁素体热形变后650℃保温时的织构变化 Fig.6 Texture evolution during annealing at 650'C after deformation below A,temperature measured by X-ray diffractionM ) 1 . 2 5 N 0 . 5 田 朝旭 等 : Q 2 53 碳 素 钢 不 同热变 形 条件 下退 火过 程 的织 构 分析 一 4 2 5 · 0 . 0 4 0 开 壕 0 . 0 3 0 蕊 军 0 . 0 2 0 口 实测值 一 随机 分布 0 . 0 1 0 a)( 取 向成 像 , 6 50 ℃ 保温 os t 压缩 轴 方 向 (b) (a) 的取 向分 布 10 2 0 3 0 4 0 5 0 6 0 取 l句偏差/ ( o ) (c ) (a ) 的取 向差 分布 ` 口 n 0 l 勺. 0 . 0 4 0 并 0 . 0 3 0 易 蒸 o · “ 2 0 口 实测值 一 随机分布 0 . 0 1 0 0 0 10 2 0 3 0 4 0 5 0 6 0 取 向偏 差/ (o) (d) 取 l句成像 , 6 5 0℃ 保温 3 0 m i n t 压缩 轴方 l句 (e ) (d) 的取 向分 布 (0 (d ) 的取 向差 分布 图 5 铁 素 体热 形 变后 在 6 50 ℃ 保 温不 同 时 间后 的取 向分 析 F i g . 5 eT x t u r e a n a ly s i s o f fe r r i t e g r a i n s d u r i n g a n n e a l i n g a t 6 5 0 ℃ a ft e r t h e r m a l d e fo r m a t i o n b e l o w A , t e m P e r a t u r e 应 变 1 . 1 后 在 6 60 ℃ 保 温 3 m in 再 结 晶量 即可 达 90 % , 保温 10 m in 即可 发 生 完全 再 结 晶 . 而本 文 所 示 Q2 35 碳 素 钢 在 相 似 条件 下 保 温 30 m in 局 部 区 域静 态 再 结 晶也 不 明显 . 碳 含 量 的增 多导 致第 二 组织 ( 珠 光 体 或渗 碳 体 颗 粒 ) 的增 多 应 是主 要 原 因 , 即珠 光体 或 渗 碳 体颗 粒 的有 效钉 扎 抑 制 了静 态 再 结 晶 的充 分 进行 . 图 6 给 出 X 射 线 测 出 的该 样 品 中 的宏 观织 构 变 化 . 保 温 前 < 10 > 线 织 构 比 < 11卜 稍 强 ( 图 6 ( a) ) , 保 温 后 < 11卜 明显 下 降 , < 10 > 稍 有 减 弱 ( 图 6( b) ) . 可 能 是 < 11卜 取 向的 形变 晶粒进 行 了一 定程 度 的 静 态 再 结 晶 , 导 致 < 11卜 线 织构 减 弱 . 这 种 现象 在 局 部 取 向分 析 中 没检 测 到 . R a be 等 `8] 在 研 究低 碳 钢 回 复 的取 向依 赖 性 时指 出 , ( 10 0) 晶粒 可 发生 强 回复 , 但很 难 发生 再 结 晶 , 即使 在 再 结 晶 的最 后 阶段 , ( 10 > 晶粒 的 内部 也没 有 晶核 , 滋 生于 原 晶 界或 邻 晶的 晶粒 长 入 <10 伪 晶粒 将 其 吞 并 ; 而 <川 ) 晶粒 则 是 最 早 发生 再 结 晶的 晶粒 之 一 nI - ag ak i gl] 在 研 究低 碳 钢 的 织 构形 成 时 指 出 , <1川 再 结 晶 晶粒 的形 成远 早 于 ( 10 > 再 结 晶晶粒 . <1 1 1) 再 结 晶 晶粒 在 ( I n > 变 形 晶粒 的 晶界 区 域 形核 , 从 本 实验 结 果 看 , (l 0 ) 晶粒 内部 存 在 大 量 的亚 晶界 , 退 火 后 含量 基 本 不 变 , 表 明 <10 0>晶粒 退 火 过 程 中 以回复 为 主 ; 而 <11 1> 晶粒 退 火 后 织构 明 显 减 弱 , 则 应 是 ( 1 1 ) 晶 粒 再 结 晶后 转 为其 它 取 向的 晶 粒 . .2 3 两相 区 形 变 后退 火 过 程 的织 构 分 析 图 7 给 出 样 品 经 9 0 0 ℃ 加热 , 以 巧℃ s/ 冷 至 必 = 0 。 令曦9分 一 - - 一 - 一- 一 - - - - 一 - 卜{ 户 一\ 、 一 { 、 杯甘 一、 、 口少恤 - _ 口 乏二井 - - · - - 一 - 一泛了一思一l 屯落共二万典奋厂滚不 中 , 必〕 口 一二 自 ( 一 刃 的 口 水 平 l , 2 , 4 , 8 p Z = 45 0 水平 l , 2 , 4 , 8 势2 = 4 5 0 图 6 X 射 线测 出的铁 素 体 热形 变后 6 50 ℃ 保 温 时 的织构 变 化 F ig . 6 eT x t u er e v o lu t i o n d u r i n g a n n e a li n g a t 6 5 0℃ a ft e r d e fo r m a t i o n b e l o w A . t e m P e r a t u er m e a s u r e d b y X 一 r a y d i fr a e t i o n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