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 顾颉刚 《周易》这部书,用了汉以后人的眼光来看它,真是最古的而 且和“道统”最有深切关系的了。为什么?因为他们说,演卦的 是伏羲、重卦的是神农(也有人说是伏羲,也有人说是文王),作 卦辞,爻辞的是文王(也有人说是周公,也有人说是孔子),作《彖 传》,《象传》等的是孔子,所有的经和传都出於圣人的亲手之笔, 比了始於唐、虞的《尚书》还要古,比了“三圣传授心法的《尧 典》和《禹谟》还要神圣。 倘若我们问起他们的证据来,他们便可指了《系辞传》的话 而作答,说: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 ……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是伏羲 画卦的证据。又: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斷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 以教天下、薏取诸《益》。 这是神农重卦的证据。因为《益》的卦文为≡,是震和巽两卦叠 起来的,如果神农不重卦,他就不能取了《益》的卦象而作耒耜 了,又: 《易)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 之事邪?是故其辞危。 本文原载《燕京学报》第六期(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后收入《古史 辨》第三册(一九三一年十一月)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