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你们是未来世纪中国的建设者。你们将在未来的岁月中做出平凡的或是杰出的贡献,你 们中有的人可能还会成为未来世纪非常出色的人物。但不论如何,1997年9月的今天,对 于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不可替代的、非常重要的日子。那就是因 为你们的名字和这所伟大的学校产生了联系。中国有12亿人,你们的同龄人也应该以千万 为单位来计算,但只有极少数的人有幸能把自己的名字与这所学校联系起来。同学们,请以 负重感来代替你们高考胜利的欢欣吧! 你们从各地来到北大,从现在开始,你们已结束了中学学习的阶段,开始了大学学习的 阶段,在人的一生中,这是非常重要的时刻。虽然都是学习,中学只是普通教育,大学则是 专业教育,这才是真正打基础的阶段,你们将来为社会服务的许多本事,是在这个阶段学到 的 去年也是这个时候,我在欢迎本系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迎新会上,也发表过一个讲话。那 时我讲北大是做学问的地方,但是就重要性讲,还是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做人的问题很 复杂,但也很简单,就是在人的质量和品德方面有高的标准和要求。只有人做好了,学问才 能有好的发挥。 北大这所学校出过许多学者,也出过许多革命者。这些学者中的出色的人物,往往是人 的品行高洁,而学问也是前瞻和开创的。如李大钊,他最早把马克思主义引到中国来,他呼 唤并参与了中国青春的创造:又如鲁迅一一北大校徽的设计者,他在这里的身份只是讲师, 但却是中国文化的伟人。不论是李大钊,还是鲁迅,他们都是伟大的爱国者。所以,在这里 我想强调的是,做人和做学问的统一,爱国和敬业精神的统 个人成就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决定这一切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学习。学习 是不能偷巧的,一靠积累,二靠思考,综合起来,才有了创造。但是第一步是积累。积累说 白了,就是抓紧时间读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让自己的大脑活跃起来。用前人的经验来 充实自己,先学习前人,而后发展前人,而后才有自己的发现和创造 但无论怎么说,首先是学习,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我的经验是,不要抱怨,更不要拒绝 老师提供的那一串长长的书单,那里边有的道理,你们现在并不理解,但是要接受它,按照 那个参考书目或必读书目,一本一本地读,古今中外都读,分门别类地读。有的书要反复读 细读:有的书可以走马观花,快读;但是一定要读。这叫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我想告诉大家,我现在从事的工作,应付着方方面面工作的,不论是写文章、说话、论 证、做判断,靠的就是北大本科几年的读书的积累。那时还有很多的政治运动,用到学习上 的时间并不多,但也就是那些有限的时间里读到的那些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历史、哲学、 语言学等方面的积累,支撑着我现时的繁重的工作。虽然时感知识不足,所知者少,但使我 有能力去应付那千头万绪的局面的,还是北大当学生那几年打下的基础 事实上,人一旦走上了工作岗位,现在这样专注的、系统的、全力以赴的学习机会也就 随之失去了。等到工作临头,你发现罗曼·罗兰没有读过,高尔基没有读过,《离骚》没有 读过,《故事新编》没有读过,但丁和普希金也没有读过,那时工作逼着你发言,你只好手 忙脚乱地临时乱翻。那是应急,不是学习。匆忙中谁能把《约翰·克利斯朵夫》一口吞了下 来?即使吞了下来,你又能发表出什么意见呢?离开了大学,可以说,你基本上失去了大学 学习的条件,那时想起那一串长长的书单,你真是悔之莫及了。 所以,你们到北大来,我第一要劝你们的,是做书呆子。只有先做呆子,然后才能做聪 明人。一开始就想做聪明人,什么都没有,而要装天才,做神童,那才是真正的呆子。聪明 绝顶,目空一切,这是北大学生容易犯的毛病。我们要杜绝这种小聪明,争取将来的大智慧 此外,要学好语言。不仅本国语言要学好,外国语也要学好。那种认为中文系学生不必 学好外语的观念,是一种短见,是很浅薄的。现在国门开放,不是闭关锁国的时代了,中国 要了解世界,世界也要了解中国,要靠语言这座桥梁你们是未来世纪中国的建设者。你们将在未来的岁月中做出平凡的或是杰出的贡献,你 们中有的人可能还会成为未来世纪非常出色的人物。但不论如何,1997 年 9 月的今天,对 于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不可替代的、非常重要的日子。那就是因 为你们的名字和这所伟大的学校产生了联系。中国有 12 亿人,你们的同龄人也应该以千万 为单位来计算,但只有极少数的人有幸能把自己的名字与这所学校联系起来。同学们,请以 负重感来代替你们高考胜利的欢欣吧! 你们从各地来到北大,从现在开始,你们已结束了中学学习的阶段,开始了大学学习的 阶段,在人的一生中,这是非常重要的时刻。虽然都是学习,中学只是普通教育,大学则是 专业教育,这才是真正打基础的阶段,你们将来为社会服务的许多本事,是在这个阶段学到 的。 去年也是这个时候,我在欢迎本系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迎新会上,也发表过一个讲话。那 时我讲北大是做学问的地方,但是就重要性讲,还是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做人的问题很 复杂,但也很简单,就是在人的质量和品德方面有高的标准和要求。只有人做好了,学问才 能有好的发挥。 北大这所学校出过许多学者,也出过许多革命者。这些学者中的出色的人物,往往是人 的品行高洁,而学问也是前瞻和开创的。如李大钊,他最早把马克思主义引到中国来,他呼 唤并参与了中国青春的创造;又如鲁迅——北大校徽的设计者,他在这里的身份只是讲师, 但却是中国文化的伟人。不论是李大钊,还是鲁迅,他们都是伟大的爱国者。所以,在这里, 我想强调的是,做人和做学问的统一,爱国和敬业精神的统一。 一个人成就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决定这一切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学习。学习 是不能偷巧的,一靠积累,二靠思考,综合起来,才有了创造。但是第一步是积累。积累说 白了,就是抓紧时间读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让自己的大脑活跃起来。用前人的经验来 充实自己,先学习前人,而后发展前人,而后才有自己的发现和创造。 但无论怎么说,首先是学习,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我的经验是,不要抱怨,更不要拒绝 老师提供的那一串长长的书单,那里边有的道理,你们现在并不理解,但是要接受它,按照 那个参考书目或必读书目,一本一本地读,古今中外都读,分门别类地读。有的书要反复读, 细读;有的书可以走马观花,快读;但是一定要读。 这叫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我想告诉大家,我现在从事的工作,应付着方方面面工作的,不论是写文章、说话、论 证、做判断,靠的就是北大本科几年的读书的积累。那时还有很多的政治运动,用到学习上 的时间并不多,但也就是那些有限的时间里读到的那些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历史、哲学、 语言学等方面的积累,支撑着我现时的繁重的工作。虽然时感知识不足,所知者少,但使我 有能力去应付那千头万绪的局面的,还是北大当学生那几年打下的基础。 事实上,人一旦走上了工作岗位,现在这样专注的、系统的、全力以赴的学习机会也就 随之失去了。等到工作临头,你发现罗曼·罗兰没有读过,高尔基没有读过,《离骚》没有 读过,《故事新编》没有读过,但丁和普希金也没有读过,那时工作逼着你发言,你只好手 忙脚乱地临时乱翻。那是应急,不是学习。匆忙中谁能把《约翰·克利斯朵夫》一口吞了下 来?即使吞了下来,你又能发表出什么意见呢?离开了大学,可以说,你基本上失去了大学 学习的条件,那时想起那一串长长的书单,你真是悔之莫及了。 所以,你们到北大来,我第一要劝你们的,是做书呆子。只有先做呆子,然后才能做聪 明人。一开始就想做聪明人,什么都没有,而要装天才,做神童,那才是真正的呆子。聪明 绝顶,目空一切,这是北大学生容易犯的毛病。我们要杜绝这种小聪明,争取将来的大智慧。 此外,要学好语言。不仅本国语言要学好,外国语也要学好。那种认为中文系学生不必 学好外语的观念,是一种短见,是很浅薄的。现在国门开放,不是闭关锁国的时代了,中国 要了解世界,世界也要了解中国,要靠语言这座桥梁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