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概况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渊源于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 研究院工程研究所,1959年独立建所,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硅酸盐 化学与工学研究所,1984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建所以来,上海硅酸盐所以“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学 科方向,现已发展成为以基础性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创新和应用 :; 研究为主体的综合性研究所,形成了“基础研究一应用研究一工程 化研究、产业化工作”相互有机结合的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历年 来,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等省部级以上各类科技奖项417 项,其中国家发明奖3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9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田 15项。历年来申报专利3352项,批准专利1774项(截至2018年 回回回 上海硅酸盐所独立建所以来,汇聚和造就出一大批为新中国 科技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包括周仁、严东生、殷之文、郭 景坤、丁传贤、江东亮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培 养和引进了包括8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9位新一代科技领军人才,形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创新群体、国家外专局国际合作创新团队等在内的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 上海硅酸盐所是国内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首批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 点培养基地。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大力发展硏究生教育,不断完善综合素质培养与评价制度,深入推进国内 外联合培养机制,建立硏宄生科硏成果培育计划,硏究生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向国家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创新 创业人才 现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六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包括: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 验室、中国科学院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无机能源材料与电 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结构陶瓷工程研宄中心(复合材料硏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透明光功能无机材料重点 实验室(人工晶体硏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古陶瓷与工业陶瓷工程硏究中 心(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和 信息情报中心。主办发行的《无机材料学报》已进入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并被SCIE收录引用。与 Nature 出版集团联合刊《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2015年末创办,全刊被引频次达300多次,已被 SCI(越过ESCI)、DOA、 Scopus收录,2017年首个SCI影响因子为8.941。 、主要研究领域 1、基础硏究:以髙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人工晶体、特种玻璃、无机涂层、生物材料、介孔与纳 米材料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化学、物理学、电子学、生物学等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先进无机材料的 设计与计算科学、制备科学以及应用研究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前瞻性、原创性和开拓性探索,为先进无机材料 工程化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概况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渊源于 1928 年成立的国立中央 研究院工程研究所,1959 年独立建所,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硅酸盐 化学与工学研究所,1984 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建所以来,上海硅酸盐所以“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学 科方向,现已发展成为以基础性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创新和应用 研究为主体的综合性研究所,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 化研究、产业化工作”相互有机结合的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历年 来,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等省部级以上各类科技奖项 417 项,其中国家发明奖 30 项,国家自然科学奖 9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15 项。历年来申报专利 3352 项,批准专利 1774 项(截至 2018 年 底)。 上海硅酸盐所独立建所以来,汇聚和造就出一大批为新中国 科技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包括周仁、严东生、殷之文、郭 景坤、丁传贤、江东亮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培 养和引进了包括 8 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9 位新一代科技领军人才,形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创新群体、国家外专局国际合作创新团队等在内的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 上海硅酸盐所是国内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首批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 点培养基地。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完善综合素质培养与评价制度,深入推进国内 外联合培养机制,建立研究生科研成果培育计划,研究生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向国家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创新 创业人才。 现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六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包括: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 验室、中国科学院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无机能源材料与电 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结构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透明光功能无机材料重点 实验室(人工晶体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古陶瓷与工业陶瓷工程研究中 心(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和 信息情报中心。主办发行的《无机材料学报》已进入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并被 SCIE 收录引用。与 Nature 出版集团联合刊《npj-Computational Materials》,2015 年末创办,全刊被引频次达 300 多次,已被 SCI(越过 ESCI)、DOAJ、Scopus 收录,2017 年首个 SCI 影响因子为 8.941。 二、主要研究领域 1、基础研究:以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人工晶体、特种玻璃、无机涂层、生物材料、介孔与纳 米材料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化学、物理学、电子学、生物学等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先进无机材料的 设计与计算科学、制备科学以及应用研究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前瞻性、原创性和开拓性探索,为先进无机材料 工程化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