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986· 工程科学学报,第37卷,第8期 表2原料粒度组成(质量分数) Table 2 Size distributions of raw materials 号 原料 >8mm 5~8mm 3-5mm 1~3mm 0.5~1mm <0.5mm 平均粒径/mm 铁矿A 6.42 17.69 18.56 26.75 9.92 20.66 3.12 铁矿B 11.01 17.76 24.90 24.32 6.70 15.30 3.65 铁矿C 8.65 20.47 28.74 32.68 5.98 3.49 3.89 铁矿D 5.80 17.96 15.65 21.82 9.76 29.01 2.91 铁矿E 13.11 30.98 23.94 22.53 4.49 4.96 4.53 铁矿F 7.89 16.59 19.81 26.79 10.57 18.36 3.20 铁矿G 3.34 13.78 16.95 25.79 11.74 28.40 2.59 石灰石 0.38 0.16 29.06 28.81 14.43 27.16 2.02 白云石 0.00 0.11 28.12 29.05 17.48 25.24 1.97 生石灰 0.00 11.90 12.10 28.20 29.70 18.10 2.13 焦粉 0.00 1.51 12.59 33.64 23.04 29.21 1.79 返矿 0.00 0.00 50.22 27.13 17.61 5.04 2.71 进口镜铁矿精粉BS的粒度较细,小于0.075mm 矿粒度较细且均匀,颗粒表面光滑,结构致密,故其成 的质量分数高达95.88%,小于0.044mm的质量分数 球性能受到影响,因而当烧结混合料中加入一定比例 高达86.54%,但测得其静态成球性指数仅为0.28,只 的镜铁矿会导致制粒性能恶化,烧结混合料的透气性 具有弱成球性,表明难以制粒.图1为镜铁矿BS在扫 下降,从而影响烧结产质量指标 描电镜下的微观颗粒形貌图.从图1可观察到该镜铁 图1镜铁矿BS颗粒的微观形貌 Fig.1 Morphology of BS specularite particles under SEM 1.2研究方法 工混匀后,与预制粒团块在圆筒混合机中混合并完成 本研究通过对比常规烧结实验和分流制粒烧结实 混合料制粒,将制粒后的混合料布料于实验室烧结杯 验对巴西镜铁矿配矿烧结性能的影响,分析分流预成 中,再经点火、烧结、冷却及烧结饼破碎,落下和筛分检 型强化制粒改善巴西镜铁矿烧结的影响机制.常规烧 测,烧结矿成品进行矿相及治金性能分析检测 结实验流程主要包括混匀、配料、制粒、烧结、成品检测 分流预成型实验分别在高压辊压成型机或圆盘造 等环节,与铁矿粉常规烧结工艺的实验流程相同.分 球机中进行.圆盘造球机的直径为1000mm,转速 流预成型强化制粒烧结实验分为分流辊压预成型强化 26r·min,边高200mm,倾角47°.高压辊压成型机辊 制粒烧结和分流造球预成型强化制粒烧结两种工艺 轮的直径为200mm,宽度为120mm,辊轮上刻有直径 (见图2),即将含铁原料分为两个系列:高品位镜铁精 为10mm的半圆弧凹槽且同一个辊轮上相邻半圆弧凹 矿BS配加生石灰等熔剂进行碱度调整后采用高压辊 槽的间距为5mm,辊轮转速及辊间压力可调.采用圆 压成型机或圆盘造球机对其进行预先成型,制成 盘造球机成型时,用5mm和8mm的圆孔筛对生球进 中10×(20~30)mm的团块或5~8mm的小球:其他粉 行筛分,将生球粒度控制在5~8mm.采用高压辊压成 矿、剩余石灰石、白云石、生灰石等熔剂,燃料和返矿人 型机成型时,用10mm的方孔筛对成型后的物料进行工程科学学报,第 37 卷,第 8 期 表 2 原料粒度组成( 质量分数) Table 2 Size distributions of raw materials % 原料 > 8 mm 5 ~ 8 mm 3 ~ 5 mm 1 ~ 3 mm 0. 5 ~ 1 mm < 0. 5 mm 平均粒径/mm 铁矿 A 6. 42 17. 69 18. 56 26. 75 9. 92 20. 66 3. 12 铁矿 B 11. 01 17. 76 24. 90 24. 32 6. 70 15. 30 3. 65 铁矿 C 8. 65 20. 47 28. 74 32. 68 5. 98 3. 49 3. 89 铁矿 D 5. 80 17. 96 15. 65 21. 82 9. 76 29. 01 2. 91 铁矿 E 13. 11 30. 98 23. 94 22. 53 4. 49 4. 96 4. 53 铁矿 F 7. 89 16. 59 19. 81 26. 79 10. 57 18. 36 3. 20 铁矿 G 3. 34 13. 78 16. 95 25. 79 11. 74 28. 40 2. 59 石灰石 0. 38 0. 16 29. 06 28. 81 14. 43 27. 16 2. 02 白云石 0. 00 0. 11 28. 12 29. 05 17. 48 25. 24 1. 97 生石灰 0. 00 11. 90 12. 10 28. 20 29. 70 18. 10 2. 13 焦粉 0. 00 1. 51 12. 59 33. 64 23. 04 29. 21 1. 79 返矿 0. 00 0. 00 50. 22 27. 13 17. 61 5. 04 2. 71 进口镜铁矿精粉 BS 的粒度较细,小于 0. 075 mm 的质量分数高达 95. 88% ,小于 0. 044 mm 的质量分数 高达 86. 54% ,但测得其静态成球性指数仅为 0. 28,只 具有弱成球性,表明难以制粒. 图 1 为镜铁矿 BS 在扫 描电镜下的微观颗粒形貌图. 从图 1 可观察到该镜铁 矿粒度较细且均匀,颗粒表面光滑,结构致密,故其成 球性能受到影响,因而当烧结混合料中加入一定比例 的镜铁矿会导致制粒性能恶化,烧结混合料的透气性 下降,从而影响烧结产质量指标. 图 1 镜铁矿 BS 颗粒的微观形貌 Fig. 1 Morphology of BS specularite particles under SEM 1.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比常规烧结实验和分流制粒烧结实 验对巴西镜铁矿配矿烧结性能的影响,分析分流预成 型强化制粒改善巴西镜铁矿烧结的影响机制. 常规烧 结实验流程主要包括混匀、配料、制粒、烧结、成品检测 等环节,与铁矿粉常规烧结工艺的实验流程相同. 分 流预成型强化制粒烧结实验分为分流辊压预成型强化 制粒烧结和分流造球预成型强化制粒烧结两种工艺 ( 见图 2) ,即将含铁原料分为两个系列: 高品位镜铁精 矿 BS 配加生石灰等熔剂进行碱度调整后采用高压辊 压成型 机 或 圆 盘 造 球 机 对 其 进 行 预 先 成 型,制 成 10 × ( 20 ~ 30) mm 的团块或 5 ~ 8 mm 的小球; 其他粉 矿、剩余石灰石、白云石、生灰石等熔剂,燃料和返矿人 工混匀后,与预制粒团块在圆筒混合机中混合并完成 混合料制粒,将制粒后的混合料布料于实验室烧结杯 中,再经点火、烧结、冷却及烧结饼破碎,落下和筛分检 测,烧结矿成品进行矿相及冶金性能分析检测. 分流预成型实验分别在高压辊压成型机或圆盘造 球机中 进 行. 圆 盘 造 球 机 的 直 径 为 1000 mm,转 速 26 r·min - 1,边高 200 mm,倾角 47°. 高压辊压成型机辊 轮的直径为 200 mm,宽度为 120 mm,辊轮上刻有直径 为 10 mm 的半圆弧凹槽且同一个辊轮上相邻半圆弧凹 槽的间距为 5 mm,辊轮转速及辊间压力可调. 采用圆 盘造球机成型时,用 5 mm 和 8 mm 的圆孔筛对生球进 行筛分,将生球粒度控制在 5 ~ 8 mm. 采用高压辊压成 型机成型时,用 10 mm 的方孔筛对成型后的物料进行 · 689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