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我国土地资源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是土地面积辽阔,自然类型多样。我国陆地面积953.3万平方公里,几 乎与欧洲土地面积相等,居世界各国的第三位。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和光、 热、水、土等自然因子的组合差异,再加上多种多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我 国复杂的土地资源类型。按生态系统可分为森林、森林草原、半荒漠和荒漠等 按地表形态又可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等 是山地多,平地少。在我国土地面积中,平原占35.92%,各类山地 丘陵、高原合占64.08%。我国耕地总面积195058.8万亩,仅次于原苏联, 美国,印度居世界第四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不足世界人均的三分之一,人地矛 盾突出。 以长江上游岷江上游河谷地带为例,由于人口过剩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 40-60度的绝壁上的林木也被毁掉种上庄稼。根据研究,5-10度坡耕地的每平方 公里年土壤流失量为1385吨,坡度为20度的坡地年土壤流失量达5542吨,那 么在坡度达40-60度的绝壁上开荒种地的后果如何就显而易见了。正是由于这种 人为的对长江上游地区环境的破坏,使长江中下游的河道湖泊的泥沙淤积,导致 了起天然蓄调器作用的湖泊面积大幅度减少。长江中下游的湖泊面积由20世纪 50年代的2.2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0世纪80年代的1.2万平方公里。仅鄱阳 湖、洞庭湖、江汉湖群和云南髙原上的湖泊,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围垦和泥 沙淤积就丧失了350亿立方米以上的水贮量,超过了两座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 近几年日益加剧的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也是由于对植被的破坏造成的。 这些事实说明这样一个问题,人口增长本身并不直接意味着对环境的破坏, 但人口的增长带来的对满足其生存需要而进行的种类经济活动却可能对环境形 成巨大的压力。如果设想我国的人口规模是8亿,而不是现在的12亿,与此同 时由于更高的人口素质使得8亿人具有与12亿人等价的生产力,那么我们经济 发展水平的提髙速度可能要快得多,人民生活水平也会高得多,原本用来满足人 口各种需要的支出便可以用来增加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发展教育等等方面的投 入。从这个角度看,人口增长确实成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国土资源部今天公布的2003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耕地 净减少3806.1万亩。虽然退耕还林还草是2003年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但建设 用地呈上升势头,全年建设占用耕地343.7万亩,比上年增加49万亩。 摘自新华社2004-2-25报道 、人口爆炸对生物资源的压力 (一)人口爆炸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我国森林面积在世界森林总面积中所占比例很小,20世纪80年代全球森 林和林地总面积为4082亿hm2,而中国国有林地面积仅1.25亿hm2,占世界总量 的3.6%。中国人均林地面积仅0.115hm2,远低于065hm2的世界平均水平。中 国森林覆盖率是12.98%,也低于22%的世界平均水平,排在世界100位之后。 森林资源的地域分布极不均匀。我国东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 积的一半左右,而林地面积却占全国林地总面积近80%。森林面积覆盖率全国 各省也不一样,最高的福建省可达47%,最少的青海省却只有0.3%。 我国林地利用率低,林地生产力和林地生产率也比较低。我国林地利用率 只有43.2%,河北、北京、山西、宁夏、青海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林地利用率 不足30%,远远低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水平。如前苏联林地利用率904%,我国土地资源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一是土地面积辽阔,自然类型多样。我国陆地面积 953.3 万平方公里,几 乎与欧洲土地面积相等,居世界各国的第三位。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和光、 热、水、土等自然因子的组合差异,再加上多种多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我 国复杂的土地资源类型。按生态系统可分为森林、森林草原、半荒漠和荒漠等; 按地表形态又可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等……。 二是山地多,平地少。在我国土地面积中,平原占 35.92%,各类山地、 丘陵、高原合占 64.08%。我国耕地总面积 195058.8 万亩,仅次于原苏联, 美国,印度居世界第四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不足世界人均的三分之一,人地矛 盾突出。 以长江上游岷江上游河谷地带为例,由于人口过剩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 40-60 度的绝壁上的林木也被毁掉种上庄稼。根据研究,5-10 度坡耕地的每平方 公里年土壤流失量为 1385 吨,坡度为 20 度的坡地年土壤流失量达 5542 吨,那 么在坡度达 40-60 度的绝壁上开荒种地的后果如何就显而易见了。正是由于这种 人为的对长江上游地区环境的破坏,使长江中下游的河道湖泊的泥沙淤积,导致 了起天然蓄调器作用的湖泊面积大幅度减少。长江中下游的湖泊面积由 20 世纪 50 年代的 2.2 万平方公里减少到 20 世纪 80 年代的 1.2 万平方公里。仅鄱阳 湖、洞庭湖、江汉湖群和云南高原上的湖泊,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由于围垦和泥 沙淤积就丧失了 350 亿立方米以上的水贮量,超过了两座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 近几年日益加剧的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也是由于对植被的破坏造成的。 这些事实说明这样一个问题,人口增长本身并不直接意味着对环境的破坏, 但人口的增长带来的对满足其生存需要而进行的种类经济活动却可能对环境形 成巨大的压力。如果设想我国的人口规模是 8 亿,而不是现在的 12 亿,与此同 时由于更高的人口素质使得 8 亿人具有与 12 亿人等价的生产力,那么我们经济 发展水平的提高速度可能要快得多,人民生活水平也会高得多,原本用来满足人 口各种需要的支出便可以用来增加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发展教育等等方面的投 入。从这个角度看,人口增长确实成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P11、P63 国土资源部今天公布的 2003 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耕地 净减少 3806.1 万亩。虽然退耕还林还草是 2003 年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但建设 用地呈上升势头,全年建设占用耕地 343.7 万亩,比上年增加 49 万亩。 摘自新华社 2004-2-25 报道 二、人口爆炸对生物资源的压力 (一)人口爆炸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我国森林面积在世界森林总面积中所占比例很小,20 世纪 80 年代全球森 林和林地总面积为 40.82 亿 hm2 ,而中国国有林地面积仅 1.25 亿 hm2 ,占世界总量 的 3.6%。中国人均林地面积仅 0.115hm2,远低于 0.65hm2 的世界平均水平。中 国森林覆盖率是 12.98%,也低于 22%的世界平均水平,排在世界 100 位之后。 森林资源的地域分布极不均匀。我国东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 积的一半左右,而林地面积却占全国林地总面积近 80%。森林面积覆盖率全国 各省也不一样,最高的福建省可达 47%,最少的青海省却只有 0.3%。 我国林地利用率低,林地生产力和林地生产率也比较低。我国林地利用率 只有 43.2%,河北、北京、山西、宁夏、青海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林地利用率 不足 30%,远远低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水平。如前苏联林地利用率 90.4%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