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1、新中国成立,尤其是土地制度的改革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 (C)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B、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42、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改造)的目的是 (D) A、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B、健全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 C、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D、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形式是(B) A、互助合作化 B、国家资本主义 C、和平赎买 D、“四马分肥”和定息 44、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 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A、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B、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45、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 (A) A、对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条件的阶级状况、社会状况及国情的判断、主要矛 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是基本正确的 B、提出了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 C、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D、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 46、第一次使用“现代化”来规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是 A、毛泽东在中共七界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B、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界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C、中共八大 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界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4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的实际上是我国生产力布局问题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 关系是 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41、新中国成立,尤其是土地制度的改革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 (C)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B、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42、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改造)的目的是 (D) A、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B、健全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 C、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D、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形式是(B) A、互助合作化 B、国家资本主义 C、和平赎买 D、“四马分肥”和定息 44、1956 年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 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B) A、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B、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45、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 (A) A、对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条件的阶级状况、社会状况及国情的判断、主要矛 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是基本正确的 B、提出了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 C、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D、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 46、第一次使用“现代化”来规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是 (B) A、毛泽东在中共七界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B、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界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C、中共八大 D、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界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4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的实际上是我国生产力布局问题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 关系是 (D) 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