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离地时就决定了的。根据抛射物体远度公式:S=Vo2sin2a/g得知,人体重心腾越的远度主要取决 于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腾起初速度是由起跳离地瞬间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决定的。由于跳远要获得 最大的水平距离,因此,助跑的速度在提高L2的值方面就尤为重要。跳远应以理想的(能完成起跳动作 的)最大的速度助跑,并在起跳阶段取得适宜的垂直速度前提下,尽量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以获得更 大的腾起水平分速度,从而提高L2的值。 众所周知,在真空条件下和发射点与落点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实验结果证明:抛射体的水平速度与垂 直速度相等时,抛射角才成45°,在抛射角成45°时射程最远。但是,在跳远起跳时,由于通过助跑 已获得的水平速度不能损失太多,垂直速度的提高又受到人体机能的限制,例如优秀运动员的水平速度 可达10m/s以上,而垂直速度却很难达到45m/s,又因跳远是抛点与落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斜抛 运动,因此跳远适宜的腾起角不可能是45°,通常在18°—24°之间。 L3的值是由着地时的身体姿势和着地动作决定,但着地时的身体姿势与空中姿势和动作有密切关 系。在起跳时,由于起跳脚踏跳着地受阻产生的上体向前加速度,造成腾空后身体向前旋转。这就需要 做一定的姿势和动作来抑制前旋的转动惯量。空中姿势和动作不仅起维持身体平衡、延缓着地时间的作 用,而且能为下落着地的姿势和动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为了增大L3的值,必须首先做好跳远的 空中姿势和动作;另外,为了加大L3的值,在不造成着地后身体后倒的情况下,着地前两腿要做尽量 上举和前伸动作。着地后,要依靠屈膝缓冲和两臂迅速前摆,使身体重心尽快通过着地点的上方,避免 身体后倒坐入沙坑,使L3的值受到影响 例:在全运会跳远决赛中,测得某运动员起跳速度为98m/s,腾起角为17.8°,离板时与落地时 的重心落差为049m,求(1)其飞行远度是多少?(2)若蹬离时重心前移0.28m,伸腿远度为049m,求其理 论成绩为多少(不计空气阻力)? 解:设腾空远度为S1,代人公式(4-2)得 10.22×sin178°×cos178°+10.2×cos178°×√10.22×(sin178°)2+2×9.8×0.49 S 745m 设理论成绩为L,则:L=0.28+745+0.49=822m 第四节身体锻炼技术中投掷的技术原理 、投掷的概念和阶段划分 身体锻炼技术中的投掷是人体运用自身的能力,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将手持的规定器械进行抛射 并尽可能获得远度的运动项目 身体锻炼技术中各投掷项目,虽然器械、场地、运动形式等不同,但它们都可以分为以下5个紧密 相连的技术阶段,即。 准备阶段:包括握持器械和预备姿势 预加速阶段;由于器械、场地等条件不同,预加速阶段有助跑、滑步、旋转等三种形式 过渡阶段(转化阶段):由人体携持器械水平位移向器械抛射运动转变的开始阶段 最后用力阶段。由人体携持器械进入器械抛射运动的阶段: 结束阶段:器械出手后的身体平衡阶段 以上5个阶段,除链球外,对成绩影响最大的是最后用力阶段,过渡阶段(转化阶段)是关键 决定投掷远度的因素 (一)、投掷项目的成绩的组成 身体锻炼技术中投掷项目的成绩(S)由3个部分组成(图241);一是器械出手点的投影点到丈 量成绩的起点(起掷弧内沿)之间的水平距离(S1)。二是器械出手点高度到出手点高度水平线与器械 飞行抛物线的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S2)。三是出手点高度水平线与器械飞行抛物线的交点的投影点到 器械落地点之间的水平距离(S3)离地时就决定了的。根据抛射物体远度公式:S= V0 2 sin 2α/ g 得知,人体重心腾越的远度主要取决 于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腾起初速度是由起跳离地瞬间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决定的。由于跳远要获得 最大的水平距离,因此,助跑的速度在提高 L2 的值方面就尤为重要。跳远应以理想的(能完成起跳动作 的)最大的速度助跑,并在起跳阶段取得适宜的垂直速度前提下,尽量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以获得更 大的腾起水平分速度,从而提高 L2 的值。 众所周知,在真空条件下和发射点与落点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实验结果证明:抛射体的水平速度与垂 直速度相等时,抛射角才成 45°,在抛射角成 45°时射程最远。但是,在跳远起跳时,由于通过助跑 已获得的水平速度不能损失太多,垂直速度的提高又受到人体机能的限制,例如优秀运动员的水平速度 可达 10m/s 以上,而垂直速度却很难达到 4.5m/s,又因跳远是抛点与落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斜抛 运动,因此跳远适宜的腾起角不可能是 45°,通常在 18°——24°之间。 L3 的值是由着地时的身体姿势和着地动作决定,但着地时的身体姿势与空中姿势和动作有密切关 系。在起跳时,由于起跳脚踏跳着地受阻产生的上体向前加速度,造成腾空后身体向前旋转。这就需要 做一定的姿势和动作来抑制前旋的转动惯量。空中姿势和动作不仅起维持身体平衡、延缓着地时间的作 用,而且能为下落着地的姿势和动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为了增大 L3 的值,必须首先做好跳远的 空中姿势和动作;另外,为了加大 L3 的值,在不造成着地后身体后倒的情况下,着地前两腿要做尽量 上举和前伸动作。着地后,要依靠屈膝缓冲和两臂迅速前摆,使身体重心尽快通过着地点的上方,避免 身体后倒坐入沙坑,使 L3 的值受到影响。 例:在全运会跳远决赛中,测得某运动员起跳速度为 9.8m/s,腾起角为 17.8°,离板时与落地时 的重心落差为 0.49m,求(1)其飞行远度是多少?(2)若蹬离时重心前移 0.28m,伸腿远度为 0.49m,求其理 论成绩为多少(不计空气阻力)? 解:设腾空远度为 S1,代人公式(4—2)得 10.2 2×sin17.8°×cos17.8°+10.2×cos17.8°×√10.2 2×(sin17.8°)2 +2 ×9.8 ×0.49 S1= 9.8 =7.45m 设理论成绩为 L,则:L=0.28 + 7.45 + 0.49=8.22 m 第四节 身体锻炼技术中投掷的技术原理 一、投掷的概念和阶段划分 身体锻炼技术中的投掷是人体运用自身的能力,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将手持的规定器械进行抛射 并尽可能获得远度的运动项目。 身体锻炼技术中各投掷项目,虽然器械、场地、运动形式等不同,但它们都可以分为以下 5 个紧密 相连的技术阶段,即。 准备阶段:包括握持器械和预备姿势; 预加速阶段;由于器械、场地等条件不同,预加速阶段有助跑、滑步、旋转等三种形式; 过渡阶段(转化阶段):由人体携持器械水平位移向器械抛射运动转变的开始阶段; 最后用力阶段。由人体携持器械进入器械抛射运动的阶段; 结束阶段:器械出手后的身体平衡阶段。 以上 5 个阶段,除链球外,对成绩影响最大的是最后用力阶段,过渡阶段(转化阶段)是关键。 二、决定投掷远度的因素 (一)、投掷项目的成绩的组成 身体锻炼技术中投掷项目的成绩(S)由 3 个部分组成(图 2-4-1);一是器械出手点的投影点到丈 量成绩的起点(起掷弧内沿)之间的水平距离(S1)。二是器械出手点高度到出手点高度水平线与器械 飞行抛物线的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S2)。三是出手点高度水平线与器械飞行抛物线的交点的投影点到 器械落地点之间的水平距离(S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