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二、单项选择题(把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 1、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可以有多个指标 D、只能有一个指标 某市分行下属三个支行的职工人数分别为2200人、3000人、1800人,这三 个数字是 A、标志 B、指标 、变量 D、变量值 3、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的关系是 A、固定不变的 B、随着研究目的和任务的不同,可以变换位置 C、总体是总体单位数量的总和 D、总体是由存在数量标志的总体单位构成 4、某支行所有分理处是一个总体,每一个分理处是总体单位,则支行所有职工 人数是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连续变量D、离散变量 5、下列各项中属于价值指标的是 A、工资总额 B、职工人数 C、森林面积 D、失业率 6、下列各项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人口普查 7、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畜调查 D、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8、指出下列哪种分组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企业按职工人数多少分组 B、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C、企业按资金拥有量分组 D、企业按设备拥有量分组 9、为了反映商品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在统计中应采用 A、划分经济类型的分组 B、说明现象结构的分组 C、分析现象间依存关系的分组 D、上述都不正确 10、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 本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为 A、116.7% B、85.7% C、100.5% 995% 强度相对指标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复名数 B、成数 C、系数 D、倍数 12、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统计指标是 A、数量指标B、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 13、比较相对指标可用于 A、不同现象之间的比较 B、某种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比较 C、不同现象在不同单位之间的比较D、某种现象在不同单位之间的比较 14、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A、报告期水平B、基期水平C、实际水平 D、计划水平 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相比B、基期水平与报告期水平相比 C、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差 D、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相比 16、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2 二、单项选择题(把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一个统计总体 (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可以有多个指标 D、只能有一个指标 2、某市分行下属三个支行的职工人数分别为 2200 人、3000 人、1800 人,这三 个数字是 ( ) A、标志 B、指标 C、变量 D、变量值 3、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的关系是 ( ) A、固定不变的 B、随着研究目的和任务的不同,可以变换位置 C、总体是总体单位数量的总和 D、总体是由存在数量标志的总体单位构成 4、某支行所有分理处是一个总体,每一个分理处是总体单位,则支行所有职工 人数是 ( ) A、数量指标 B、质量指标 C、连续变量 D、离散变量 5、下列各项中属于价值指标的是 ( ) A、工资总额 B、职工人数 C、森林面积 D、失业率 6、下列各项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人口普查 7、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畜调查 D、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8、指出下列哪种分组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 ) A、企业按职工人数多少分组 B、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C、企业按资金拥有量分组 D、企业按设备拥有量分组 9、为了反映商品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在统计中应采用 ( ) A、划分经济类型的分组 B、说明现象结构的分组 C、分析现象间依存关系的分组 D、上述都不正确 10、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 3%,实际比基期下降 3.5%,单位成 本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为 ( ) A、116.7% B、85.7% C、100.5% D、99.5% 11、强度相对指标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 ) A、复名数 B、成数 C、系数 D、倍数 12、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统计指标是 ( ) A、数量指标 B、总量指标 C、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13、比较相对指标可用于 ( ) A、不同现象之间的比较 B、某种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比较 C、不同现象在不同单位之间的比较 D、某种现象在不同单位之间的比较 14、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 ) A、报告期水平 B、基期水平 C、实际水平 D、计划水平 15、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 ) 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相比 B、基期水平与报告期水平相比 C、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差 D、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相比 16、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 (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