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近年来,本课程组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实施教学改革,使得教 学队伍的理论、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具体 的教学改革措施如下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教学和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师资队伍建设是“渗流力学”课程建设主要任务之一,课程建设水 平的高低是教师的学术造诣、科硏背景、人格魅力的综合体现。在课程 组建设的过程中,严格执行任课教师聘任制,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 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广泛参加学术交流活动。近五年来陈 军斌教授获“陕西省优秀教师”和学校“教学名师”称号,张荣军教授、 徐波副教授先后获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奖”一等奖,林加恩教授、詹静 博士出国进修。在所有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课程组教师所在的石油 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在2007年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2.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强调论联系实际,注重教村建设与更新 3-3 自“渗流力学”课程建设以来,课程组十分重视教材建设工作。1963 教学 改革年,李望教授参与编写了我国石油高校笫一份《地下水力学教学大纲》; 与研1991年,在李璗教授等编写的《油气渗流力学基础》油印讲义基础上 由李璗教授和陈军斌教授合作编写了《油气渗流力学基础》内部教材 经过连续9年的试用,2001年8月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了《油气渗流力学基础》本科教材。由于该教材发行量大、使用效果良 好,经石油工业出版社教材出版基金委员会评选推荐为石油高校“ 五”行业特色教材,经过李璗教授和陈军斌教授第四次修订的新教材《油 气渗流力学》已于2009年11月由石油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该教材充 实了“非牛顿流体渗流理论”,为聚合物驱油等三次采油方法的设计和 应用提供了实用的理论基础。新编教材结合课程组老师在针对低渗特低 渗油藏高效开发技术方面的最新硏究成果,増加了“裂缝渗流理论”和 “水平井渗流理论”等章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渗流力学 理论发展的前沿,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理解教材内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2010年在石油工业出版社岀版了由 陈军斌教授、黄海博士编写的《油气渗流力学学习指导》辅导教村。在 重视理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加大实验室投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