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实验结果 只开缝1,强度分布为I1 只开缝2, l2(x) 同时开缝1和2 ≠1+12,电子互有衍射特性,波动性。 实验分析: 一次只发射一个电子,屏上开始出现随机的光斑分布,长时间后出现衍射条纹。 光斑说明粒子性,但随机说明统计性,故不是经典粒子,而是统计意义上的粒子; 衍射条纹说明波动性,但长时间说明统计性,故不是经典波动,而是统计意义上的波动 合起来就是波粒二象性。 一个电子说明波动性是微观粒子的固有特性,不是多个粒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总结: 1)观察物理量的取值时既观察到粒子性质,又观察到波动性, 粒子性:物理量的取值具有颗粒性,一份一份的; 波动性:物理量的取值不确定 2)粒子性与波动性都是从统计意义上来理解,不是指我们熟悉的空间位形 注意 此处的统计根源与经典统计不同。每次发射一个电子,即使初态完全相同,也仍具有统计意义上 的波粒二象性,而每一次丢一枚硬币,若初始条件完全相同,则每一次结果同。 13Born统计解释 引入几率波函数v(r,t), 衍射条纹强度 波幅的平方v(,t 粒子出现的几率pr,t 那么微观粒子在t时刻位于F的几率密度为 plr, t)=lu(r, t=wr, ty(r, t) 注意波函数一般为复函数。实验结果: 只开缝 1,强度分布为I1 ( x) ; 只开缝 2, I2 ( x) ; 同时开缝 1 和 2, 1 I I 2 ≠ + I ,电子互有衍射特性,波动性。 实验分析: 一次只发射一个电子,屏上开始出现随机的光斑分布,长时间后出现衍射条纹。 光斑说明粒子性,但随机说明统计性,故不是经典粒子,而是统计意义上的粒子; 衍射条纹说明波动性,但长时间说明统计性,故不是经典波动,而是统计意义上的波动; 合起来就是波粒二象性。 一个电子说明波动性是微观粒子的固有特性,不是多个粒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总结: 1)观察物理量的取值时既观察到粒子性质,又观察到波动性。 粒子性:物理量的取值具有颗粒性,一份一份的; 波动性:物理量的取值不确定; 2)粒子性与波动性都是从统计意义上来理解,不是指我们熟悉的空间位形。 注意: 此处的统计根源与经典统计不同。每次发射一个电子,即使初态完全相同,也仍具有统计意义上 的波粒二象性,而每一次丢一枚硬币,若初始条件完全相同,则每一次结果同。 1.3 Born 统计解释 引入几率波函数ψ r t G ( , ), 2 r t r t ψ ρ ⎧⎪ ∝ ⎨ ⎪⎩ G G 波幅的平方 ( , ) 衍射条纹强度 粒子出现的几率( , ) , 那么微观粒子在 t 时刻位于 r 的几率密度为 G 2 * ρ ψ r t r t =ψ r t ψ r t G G G G ( , )= ( , ) ( , )( , ) 注意波函数一般为复函数。 2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