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四、工程实例 四川省某高速公路为长大纵坡重点路段,全长240km,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设计时速 8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24.5m。由于山区地势险峻,受自然条件限制,本项目线形布设条 件困难,线形指标不高,且出现了长大纵坡与隧道群等不利的线形组合。针对部分存在一定 交通安全隐患路段,该高速公路在运营阶段采取了较多限速及其相关安全标志设置等措施, 以最大程度保障运营期的安全通行,减少事故的发生。为此,选取其中某一路段检验其防眩 板设置高度合理性。 考虑到最不利车型,此处选取大货车作为参考量,则对向车辆眩光高度h1=1.0m,驾驶 人视线高度h2=20m。防眩板设置高度为1.7m。由于长大下坡路段,k较大,取140:S0取10m 摩擦阻力系数取0.033。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凹形竖曲线路段防眩板计算高度结果 桩号防眩板设计高度计算防眩板高度 半径运行速度Z值检验 K26+369431 74.49 2|K30+164329 7 74.32 3K34+032901 73 K49+761943 通过表3可知,本项目凹形竖曲线路段防眩板设计高度不满足要求,建议统一取最大值 1.75m布置,而K49+761.943处Z值检验<0,防眩板高度对交通安全有一定影响,建议对其 进一步研究,从而设置合理的高度 五、结语 本文主要基于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通过对直线、凹形竖曲线等线形条件下的防眩板 高度进行了分析,继而结合动静视距差值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作为检验,最后将该分析过程运 用到实际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得出如下结论 (1)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防眩板高度设置存在一个阈值,超过这个上 下限会对道路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2)充分考虑到道路横断面形式、交通组成和不同线形条件,建立了不同情况下防眩 板设置高度的计算模型,并给出最不利车道组合形式下计算公式。 3)在实际运用中防眩板设置高度不会随着计算模型而连续变化,考虑到经济成本 般为量产,这时需要给防眩板定一个范围,除了之前所述最小高度以外,还应对防眩板的 最大高度值进行研究,本文只是针对此做出影响分析,建立了分析流程图,还需深入分析。 参考文献 [IJWANG Fu-jian, EASA S M. Validation of perspective-view concept for estimating road horizontal curvature[J].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2009, 135(2): 74-80 2JMOK J H, LANDPHAIR H C, HADERI JR. Landscape improvement impacts on roadside (c)1994-2019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四、工程实例 四川省某高速公路为长大纵坡重点路段,全长240km,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设计时速 8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24.5m。由于山区地势险峻,受自然条件限制,本项目线形布设条 件困难,线形指标不高,且出现了长大纵坡与隧道群等不利的线形组合。针对部分存在一定 交通安全隐患路段,该高速公路在运营阶段采取了较多限速及其相关安全标志设置等措施, 以最大程度保障运营期的安全通行,减少事故的发生。为此,选取其中某一路段检验其防眩 板设置高度合理性。 考虑到最不利车型,此处选取大货车作为参考量,则对向车辆眩光高度h1=1.0m,驾驶 人视线高度h2=2.0m。防眩板设置高度为1.7m。由于长大下坡路段,kz较大,取1.40;S0取10m; 摩擦阻力系数取0.033。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 3 凹形竖曲线路段防眩板计算高度结果 通过表3可知,本项目凹形竖曲线路段防眩板设计高度不满足要求,建议统一取最大值 1.75m布置,而K49+761.943处Z值检验<0,防眩板高度对交通安全有一定影响,建议对其 进一步研究,从而设置合理的高度。 五、结语 本文主要基于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通过对直线、凹形竖曲线等线形条件下的防眩板 高度进行了分析,继而结合动静视距差值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作为检验,最后将该分析过程运 用到实际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得出如下结论。 (1)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防眩板高度设置存在一个阈值,超过这个上 下限会对道路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2)充分考虑到道路横断面形式、交通组成和不同线形条件,建立了不同情况下防眩 板设置高度的计算模型,并给出最不利车道组合形式下计算公式。 (3)在实际运用中防眩板设置高度不会随着计算模型而连续变化,考虑到经济成本, 一般为量产,这时需要给防眩板定一个范围,除了之前所述最小高度以外,还应对防眩板的 最大高度值进行研究,本文只是针对此做出影响分析,建立了分析流程图,还需深入分析。 参考文献 [1]WANG Fu-jian,EASA S M.Validation of perspective-view concept for estimating road horizontal curvature[J].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2009,135(2):74-80. [2]MOK J H,LANDPHAIR H C,HADERI J R.Landscape improvement impacts on roadside 序 号 桩号 防眩板设计高度 计算防眩板高度 半径 运行速度 Z 值检验 1 K26+369.431 1.7 1.72 800 74.49 >0 2 K30+164.329 1.7 1.75 570 74.32 >0 3 K34+032.901 1.7 1.73 640 68.90 >0 4 K36+830.385 1.7 1.73 580 73.84 >0 5 K49+761.943 1.7 1.75 500 77.07 <0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