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影像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TAAA1020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新闻系、广播电视系、广告系、数字传播系等专业2022级学生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自2022级开始) 学分:3学分 主讲教师:王缘 指定教材:无 一、课程特点: 影像是视听语言中属于“看”的那一部分要素,也是视听语言的基础,影像的最基本单 位是锁头的 比握的语言对于影像的表 能力至 的 于镜头语言的使用, 从影像的情线 空间,节奏,视点 对 的 掌握影俊摄制的基本节能 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在图像时代,传媒学科的学习与技能的培训更加侧重于学生图像语言,视听的使用。利 用视听语 创作影像来向公众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显得尤为重要, 程的教学实践则集中 学生系统举据影像表现的基本理论, 能够运用基本理论进行影像创 作。了解影视艺术特性及影像摄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影视画面造型、镜头抒情表意 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 力,促使学生主动养成自我设计,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学习意识,从而全面提高传媒学科 的综合专业素质。 三、教学内容覆盖面 本课程试图用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构筑其影像表现相关概念体系,使教学更加言之有 物。同时本课程也试图从视点转换,情绪营造、空间营造、节奏营造四个方面对视听语言语 法体系进行阐述。 本课程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节主要讲解视点转换原理,并通过影像表现中,人物登场、 现身,离场环节来进行视点转换训练,第二章节则讲解情绪的营造,从气氛的营造和悬疑 影像创作 铭和气氛的 节则着重于 间氛围设计,有 作的重要环 放置于空间设 进而讲解 矛盾神 进行 品的节奏设计 四、参考资料 中国电影出版社, 是高业视频拍损指南,人记电出版社,2013年《影像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TAAA1020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新闻系、广播电视系、广告系、数字传播系等专业2022级学生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自2022级开始) 学 分:3学分 主讲教师:王缘 指定教材:无 一、课程特点: 影像是视听语言中属于“看”的那一部分要素,也是视听语言的基础,影像的最基本单 位是镜头,而且是视听语言中便于研究和分析的基本单位,因此掌握的语言对于影像的表现 能力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程将基于镜头语言的使用,从影像的情绪,空间,节奏,视点四 个方面将影像作品中常见的影像表现方式一一罗列,并对其进行详细解读,结合一些经典影 像作品将四者的实现方式进行展示和训练,详细讲解各类影像作品中常见的叙事表现模式。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影像摄制的基本节能,训练具有根据文案和脚本独立创作影像作品的能 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在图像时代,传媒学科的学习与技能的培训更加侧重于学生图像语言,视听的使用。利 用视听语言创作影像来向公众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显得尤为重要,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则集中 于视听语言的范畴,使学生系统掌握影像表现的基本理论,并能够运用基本理论进行影像创 作。了解影视艺术特性及影像摄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影视画面造型、镜头抒情表意 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 力,促使学生主动养成自我设计,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学习意识,从而全面提高传媒学科 的综合专业素质。 三、教学内容覆盖面 本课程试图用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构筑其影像表现相关概念体系,使教学更加言之有 物。同时本课程也试图从视点转换,情绪营造、空间营造、节奏营造四个方面对视听语言语 法体系进行阐述。 本课程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节主要讲解视点转换原理,并通过影像表现中,人物登场、 现身、离场环节来进行视点转换训练,第二章节则讲解情绪的营造,从气氛的营造和悬疑、 发现的调动来解读影像创作中情绪和气氛的表现手法。第三章节则着重于空间氛围设计,在 本章节将争执与冲突这一影像创作的重要环节放置于空间设计中,进而讲解争执与矛盾冲突 如何蕴于空间基础进行产生和发展,进而讲解如何化解,解决矛盾与冲突以促进情节的转换 和影片高潮的设计。第四章节则基于节奏营造,通过注意力引导,情节的变化来讲述影像作 品的节奏设计。 四、参考资料: 刘立滨,《影视画面造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 阿提斯,《准备!开拍!专业视频拍摄指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