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1.前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择偶是婚烟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婚姻缔结、家庭建立的前提, 而且直接影响婚烟的质量和家庭的形式:择偶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与心理现象, 它一方面取决于当事人的喜好和意志,另一方面它又是婚烟制度中较易受到外部社会 环境影响的环节:因此,择偶问题成为各个学科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中国社会目前处在飞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思想日夜多元化。现代人的择偶心 理,既来自于历史传统文化的熏陶,又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经过几十年尤其是近 十几年的现代化进程,出现了许多新的择偶标准、择偶行为和择偶观。从一些对我 国择偶的调查结果(钱铭怡,2003:罗萍,2001:童杰辉,2001)来看,都是关于 择偶标准的综述性研究和择偶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的研究。而缺乏从择偶双方的个 人心理层面的研究。目前国内(徐安琪,2000:韩荣炜,2002:钟道平,2003)有 关择偶的研究虽说是对择偶偏好性别差异的研究,但她(他)们的研究主要从社会 学角度出发,以适龄期的未婚男女、或以已婚男女作被试进行研究。那么,本研究 的重心应该从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中个人的心理层面,关注当代中国人择偶 发生的心理机制、择偶双方性格匹配偏好等。 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迅速推进,随着我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碰 撞的日益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择偶标准作为反映个体价 值观念的一个敏感指标,是否也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呈现什么样的规 律?男女择偶偏好的性别差异如何?这也是本研究所要探讨的问题。 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有关择偶的心理学研究在西方逐渐发展起来,有创造 力的心理学家们根据经验总结和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些择偶理论,如Edward(1969) 的“交换理论”、Winch(l985)的“需求互补理论”、Murstein的SVR理论等: 研究者大都以西方人为研究对象,关注择偶的心理特点与机制,揭示其规律性。其 理论的正确性也得到了后继实证研究的支持(Howard,,1987:Li,2005等)。从20 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心理学家将关注点逐渐转向择偶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Buss,2001:Schmitt,2004:),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比较而言,我国的心理学研究者对择偶的研究起步远远晚于西方心理学家。这 可能是由于文化因素,我国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研究者更看重群体,更注⑥ 硕士学位论文 MASTFR’S THFASlS 1.前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择偶是婚姻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婚姻缔结、家庭建立的前提, 而且直接影响婚姻的质量和家庭的形式:择偶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与心理现象, 它一方面取决于当事人的喜好和意志,另一方面它又是婚姻制度中较易受到外部社会 环境影响的环节;因此,择偶问题成为各个学科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中国社会目前处在飞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思想日夜多元化。现代人的择偶心 理,既来自于历史传统文化的熏陶,又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经过几十年尤其是近 十几年的现代化进程,出现了许多新的择偶标准、择偶行为和择偶观。从一些对我 国择偶的调查结果(钱铭怡,2003;罗萍,2001;童杰辉,2001)来看,都是关于 择偶标准的综述性研究和择偶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的研究。而缺乏从择偶双方的个 人心理层面的研究。目前国内(徐安琪,2000;韩荣炜,2002;钟道平,2003)有 关择偶的研究虽说是对择偶偏好性别差异的研究,但她(他)们的研究主要从社会 学角度出发,以适龄期的未婚男女、或以已婚男女作被试进行研究。那么,本研究 的重心应该从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中个人的心理层面,关注当代中国人择偶 发生的心理机制、择偶双方性格匹配偏好等。 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迅速推进,随着我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碰 撞的日益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择偶标准作为反映个体价 值观念的一个敏感指标,是否也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呈现什么样的规 律?男女择偶偏好的性别差异如何?这也是本研究所要探讨的问题。 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有关择偶的心理学研究在西方逐渐发展起来, 有创造 力的心理学家们根据经验总结和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些择偶理论,如Edward(1969) 的“交换理论”、Winch(1985)的“需求互补理论”、Murstein的SVR理论等; 研究者大都以西方人为研究对象,关注择偶的心理特点与机制,揭示其规律性。其 理论的J下确性也得到了后继实证研究的支持(Howard,1987:Li,2005等)。从20 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心理学家将关注点逐渐转向择偶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Buss,2001:Schmitt,2004:),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比较而言,我国的心理学研究者对择偶的研究起步远远晚于西方心理学家。这 可能是由于文化因素,我固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研究者更看重群体,更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