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博物馆文化讲义整理 博物馆文化 主讲:杨志刚教授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整理:张韫0434127姚晓昕0411046 教学大纲:(36学时) 本课程介绍和论述博物馆文化,内容涉及物质层面、观念和行为层面、制度层面。 课程设置的宗旨是 在探源溯流和类型分析中,把握博物馆的个性特征及其多样性内涵 在描述博物馆文化多姿多彩的各种现象的同时,注重理论的分析和提炼; i过对技术、管理、行为方式的阐释,加深对博物馆事业的认识 在大文化、大历史观的视野中,探寻博物馆发展规律及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关系。 第一章、绪论 第五章博物馆的功能论 1.多姿多彩的博物馆文化现象 1内向的考察 2对博物馆文化的理性思考 2.外向的分析 3博物馆文化与民族性、时代性 3博物馆教育与传播 第二章、博物馆的源流 第六章博物馆本体论 1世界博物馆发展简史 1有形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2中国博物馆发展简史 2.无形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3.当代走向和发展趋势 3管理与经营:目的和效益问题 第三章博物馆的种类 第七章地区博物馆事业 1.依据展示对象的分类 1.区域文化与博物馆 2依据空间形态的分类 2.上海地区的博物馆 3依据陈列主题的分类 3.社区博物馆 4依据管理体制的分类 第八章作为社会存在的博物馆 第四章博物馆的建筑和陈列展览 1公共空间:可能与如何可能 1.博物馆建筑的特点和个性 2.文化中心:物质·观念·行为 2博物馆陈列的程序和要求 注:另有2学时安排参观鲁迅纪念馆 3照明与空间环境 自己安排一次上海博物馆的参观 参考书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李文儒主编:《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文物出版社,2002年。 3、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一)、(二),文物出版社,1998年,2006年。博物馆文化讲义整理 1 博物馆文化 主讲:杨志刚 教授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整理:张 韫 0434127 姚晓昕 0411046 教学大纲:(36 学时) 本课程介绍和论述博物馆文化,内容涉及物质层面、观念和行为层面、制度层面。 课程设置的宗旨是: 在探源溯流和类型分析中,把握博物馆的个性特征及其多样性内涵; 在描述博物馆文化多姿多彩的各种现象的同时,注重理论的分析和提炼; 通过对技术、管理、行为方式的阐释,加深对博物馆事业的认识; 在大文化、大历史观的视野中,探寻博物馆发展规律及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关系。 第一章、绪论 1. 多姿多彩的博物馆文化现象 2. 对博物馆文化的理性思考 3. 博物馆文化与民族性、时代性 第二章、博物馆的源流 1. 世界博物馆发展简史 2. 中国博物馆发展简史 3. 当代走向和发展趋势 第三章 博物馆的种类 1. 依据展示对象的分类 2. 依据空间形态的分类 3. 依据陈列主题的分类 4. 依据管理体制的分类 第四章 博物馆的建筑和陈列展览 1. 博物馆建筑的特点和个性 2. 博物馆陈列的程序和要求 3. 照明与空间环境 第五章 博物馆的功能论 1. 内向的考察 2. 外向的分析 3. 博物馆教育与传播 第六章 博物馆本体论 1. 有形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2. 无形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3. 管理与经营:目的和效益问题 第七章 地区博物馆事业 1. 区域文化与博物馆 2. 上海地区的博物馆 3. 社区博物馆 第八章 作为社会存在的博物馆 1. 公共空间:可能与如何可能 2. 文化中心:物质·观念·行为 注:另有 2 学时安排参观鲁迅纪念馆 自己安排一次上海博物馆的参观 参考书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 2、李文儒主编:《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文物出版社,2002 年。 3、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一)、(二),文物出版社,1998 年,2006 年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