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的支配伸肌,有的支配屈肌。来自伸肌肌梭的 传入神经冲动,能兴奋伸肌运动神经元,也能同时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转而抑制屈肌运动 神经元。如用微电极插入屈肌运动神经元细胞体内,并刺激伸肌肌梭的传入神经使屈肌运动 神经元发生抑制,可见到其细胞体的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现象。这时膜电位的数值向-80mV 水平靠近。这种超极化膜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I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变化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变化在时程上极相似,但 前者为超极化,后者为去极化,变化方向恰相反(图10-16)。可以设想突触后膜在超极化 状态下。轴突始段部位将出现内向电流,造成该处不易爆发动作电位,也就表现为抑制。由 于这种抑制是突触后膜出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所造成的,因此称为突触后抑制 ( postsynaptic inhibition)。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突触后膜对CI通透性增加而形成的。 2mv 图10-16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每组曲线的下线为某一屈肌运动神经元细胞内电位记录,上线为刺激拮抗伸肌传入神经时的 背根电位记录。当刺激强度逐步加大时,背根电位逐步增大,超极化电位变化也逐步增大 2.突触后抑制的分类根据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和联系方式的不同,突触后抑制可分为传入 侧支性抑制( afferent collateral inhibition)和回返性抑制( recurrent inhibition) (图10-17)。1.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的支配伸肌,有的支配屈肌。来自伸肌肌梭的 传入神经冲动,能兴奋伸肌运动神经元,也能同时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转而抑制屈肌运动 神经元。如用微电极插入屈肌运动神经元细胞体内,并刺激伸肌肌梭的传入神经使屈肌运动 神经元发生抑制,可见到其细胞体的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现象。这时膜电位的数值向-80mV 水平靠近。这种超极化膜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I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变化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变化在时程上极相似,但 前者为超极化,后者为去极化,变化方向恰相反(图 10-16)。可以设想突触后膜在超极化 状态下。轴突始段部位将出现内向电流,造成该处不易爆发动作电位,也就表现为抑制。由 于这种抑制是突触后膜出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所造成的,因此称为突触后抑制 (postsynaptic inhibition)。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突触后膜对 CI-通透性增加而形成的。 图 10-16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每组曲线的下线为某一屈肌运动神经元细胞内电位记录,上线为刺激拮抗伸肌传入神经时的 背根电位记录。当刺激强度逐步加大时,背根电位逐步增大,超极化电位变化也逐步增大 2.突触后抑制的分类 根据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和联系方式的不同,突触后抑制可分为传入 侧支性抑制(afferent collateral inhibition)和回返性抑制(recurrent inhibition) (图 10-1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