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道中(其一)》导学案 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 学习目标 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 知识与技能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一格,与黄庭坚并称“ l、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和创造背景 2、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体悟诗歌的画面美,情感美 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 ”。唐宋八大家之一。 3、把握写景角度,修辞手法等艺术特色 2、背景介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宗熙宁六年(1073)年的春天,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在杭州西南,为 1、了解诗人畅达的胸怀 杭州属县(今浙江富阳县新登镇)。作者自富阳赴新城途中,饱览了秀丽明媚的春光,见到了繁忙的 2、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春耕景象,于是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下这两首诗,抒写自己的途中见闻和愉快的心 教学重点 l、品味诗歌语言,描绘诗歌画面,体悟诗歌意境 三、基础达标 2、把握诗歌感情基调,感受诗人情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教学难点: l、品味诗歌语言,描绘诗歌画面,体悟诗歌意境。 2、把握写景角度,修辞手法等艺术特色 2、解释下列字词 新城道中(其一) 东风 四、合作探究(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1、“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陌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①画面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②作者为什么不直道天气的由阴转晴,却要说吹断了檐间连绵雨声呢?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体味情境 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春天里都有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③此联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知人论世 1、完成下列信息 苏轼,字 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 2、岭上晴云放帽,树头初日挂啊。”1 《新城道中(其一)》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和创造背景。 2、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体悟诗歌的画面美,情感美。 3、把握写景角度,修辞手法等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诗人畅达的胸怀。 2、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1、 品味诗歌语言,描绘诗歌画面,体悟诗歌意境。 2、 把握诗歌感情基调,感受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 1、品味诗歌语言,描绘诗歌画面,体悟诗歌意境。 2、把握写景角度,修辞手法等艺术特色。 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一、体味情境 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春天里都有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二、知人论世 1、完成下列信息: 苏轼,字 ,号 , 眉山(今四川眉山 县)人。北宋 著名 的 、 、 、 。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 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一格,与黄庭坚并称“ ”。词开 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 ”。唐宋八大家之一。 2、背景介绍: 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的春天,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在杭州西南,为 杭州属县(今浙江富阳县新登镇)。作者自富阳赴新城途中,饱览了秀丽明媚的春光,见到了繁忙的 春耕景象,于是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下这两首诗,抒写自己的途中见闻和愉快的心情。 三、基础达标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铜钲. 竹篱. 西崦. 絮.帽 饷. 2、解释下列字词 东风 积雨 铜钲 饷 四、合作探究(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1、“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①画面: ②作者为什么不直道天气的由阴转晴,却要说吹断了檐间连绵雨声呢? ③此联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2、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