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10期 陈家武等:嗜热金属球菌对镍钥矿的浸出 .1229. 看,两者的Ni浸出率相差不大;表明在浸出过程中, 率的影响是存在的,在浸出过程中,本实验将无菌 有菌组通过细菌氧化亚铁(矿物中分解)产生F3+ 样和有菌样的16d进行电镜扫描,结果发现两者的 以及细菌通过不断氧化浸出过程中产生的元素硫而 矿物表面出现明显差异:无菌组浸样矿物表面光滑; 产生硫酸,使浸出液保持一定酸度环境,从而提供充 而有菌组浸样矿物表面则大量出现由于细菌活动而 足的H.对无菌有铁组,则是通过Fe3+和H的化 产生的腐蚀坑,这说明在浸出过程中,发生了细菌 学作用来完成浸出的,这种浸出作用的主要反应如 与矿物直接接触,这种细菌与矿物的直接接触究竟 下, 是浸出硫化镍还是硫化钼产生的现象,还有待进一 MS+Fe3++H+- 步研究 M2++1/2H2Sn+Fe2+(n≥2), 1/2HSm+Fe3+1/8s8+Fe2++H+, 3结论 1/8S8+3/202+H20S0+2H+. (1)有菌组的浸出率比无菌组要高许多,这充 对于镍钼矿中的MoS2的细菌浸出,间接作用 分表明细菌浸出比简单的酸浸出效果更好,速度 是主要的,但Fe3+是唯一的氧化剂,H没有作用, 更快, 这也是Mo的浸出率比N低许多的原因之一,李 (2)驯化组比非驯化组的浸出率要高,因此, 宏煦等2]在对细菌浸矿的间接作用研究中,认为 在采用这类细菌浸出钼矿之前,应该将细菌进行驯 FS2、MoS2和WS2氧化时硫的氧化是以S2O3为 化,以适应浸出过程中的种种物理和化学环境因子. 中间过程而完成的,S20一最终氧化为$0,伴有 嗜热金属球菌对矿中镍和钼的浸出率要明显高出常 温菌氧化亚铁硫杆菌, 部分S7,这部分硫被细菌进一步氧化为硫酸.其反 (3)以元素硫培养的细菌浸出率要略低于以亚 应式为: FeS2十6Fe3++3H20→ 铁为能源培养的细菌浸出率。虽然金属球菌既能氧 S203+7Fe2++6H+, 化元素硫,又能氧化亚铁,但以亚铁培养的细菌在浸 S203+8F3++5H20一 出时不仅具有氧化元素硫的能力,而且氧化亚铁的 能力更强 S20+8Fe2++10H+. (4)对于钼的浸出,5gL的矿浆质量浓度比 这种间接作用原理,一些学者做了比较深入的 另外几组浸出样的浸出率要高许多.这表明较高矿 探讨.在以黄铁矿为代表的细菌间接作用方式中, 浆浓度的镍钼矿不仅具有较大的剪切力,还具有相 Huang]认为,在低pH下,Fe3+通过G键与黄铁矿 对高的钼浓度,对金属球菌的增长代谢的影响是存 表面键合,所形成的化学键有利于电子从黄铁矿中 在的,对细菌的浸矿能力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而 的硫转移到Fe3+.他认为,电子并非直接从硫的价 在一定矿浆浓度范围内对镍的浸出率影响不是很 带,而是从黄铁矿与铁离子所形成的t2g轨道转移到 明显, Fe3+,Fowler1-I6]等的理论认为,在氧化过程中, (5)细菌浸出作用主要以间接作用进行,也可 Fe3+等氧化剂向t2轨道注入空穴,这些空穴可劈开 能存在直接作用方式. 水分子形成OH厂,而OH厂具有强氧化性,可和硫的 价带反应,从而使黄铁矿中的S一氧化.黄铁矿表 参考文献 面形成的铁的氢氧化物或氧化态物质通过从t2g轨 道得电子而积聚电荷,积聚的电荷产生电子态转变 [JiZ N.Yu B,Liu J,et al.Leachable study on low grade molyb- 产生正电位,从而使$2氧化,同属于细菌间接氧 denum ore of Jingduicheng Mine.Nonferrous Met.2002(5):15 (吉兆宁,余斌,刘坚,等,金堆城低品位钼矿石可浸性研究,有 化作用机理的辉钼矿,其氧化和电子转移过程是否 色金属,2002(5):15) 与黄铁矿一样,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Mishra D.Kim DJ.Ralph D E.Bioleaching of vanadium rich 另外,嗜热金属球菌对镍钼矿中硫化镍和硫化 spent refinery catalysts using sulfur oxidizing lithotrophs.Hy- 钼的浸出是否还存在直接作用的方式?笔者认为, drometallurgy.2007,88:202 存在直接作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从表5可以看 [3]Nasernejad B.Kaghazchi T.Bioleaching of molybdenum from low-grade copper ore process.Biochemistry,1999.35:437 出,透析处理组在同等条件下,Ni和Mo的浸出率 [4]Zamani M AA.Hrroyoshi N.Tsunekawa M.Bioleaching of 均比对照组低,这充分说明,在矿物浸出过程中,除 Sarcheshmeh molybdenite concentrate for extraction of rhenium Fe3+对矿物的催化作用外,细菌的接触对整个浸出 Hydrometallurgy.2005.80:23看‚两者的 Ni 浸出率相差不大;表明在浸出过程中‚ 有菌组通过细菌氧化亚铁(矿物中分解)产生 Fe 3+ 以及细菌通过不断氧化浸出过程中产生的元素硫而 产生硫酸‚使浸出液保持一定酸度环境‚从而提供充 足的 H +.对无菌有铁组‚则是通过 Fe 3+和 H +的化 学作用来完成浸出的.这种浸出作用的主要反应如 下[11]: MS+Fe 3++H + M 2++1/2H2S n+Fe 2+( n≥2)‚ 1/2H2S n+Fe 3+ 1/8S8+Fe 2++H +‚ 1/8S8+3/2O2+H2O SO 2- 4 +2H +. 对于镍钼矿中的 MoS2 的细菌浸出‚间接作用 是主要的‚但 Fe 3+ 是唯一的氧化剂‚H + 没有作用‚ 这也是 Mo 的浸出率比 Ni 低许多的原因之一.李 宏煦等[12] 在对细菌浸矿的间接作用研究中‚认为 FeS2、MoS2 和 WS2 氧化时硫的氧化是以 S2O 2- 3 为 中间过程而完成的‚S2O 2- 3 最终氧化为 SO 2- 4 ‚伴有 部分 S7‚这部分硫被细菌进一步氧化为硫酸.其反 应式为: FeS2+6Fe 3++3H2O S2O 2- 3 +7Fe 2++6H +‚ S2O 2- 3 +8Fe 3++5H2O S2O 2- 4 +8Fe 2++10H +. 这种间接作用原理‚一些学者做了比较深入的 探讨.在以黄铁矿为代表的细菌间接作用方式中‚ Huang [13]认为‚在低 pH 下‚Fe 3+通过σ键与黄铁矿 表面键合‚所形成的化学键有利于电子从黄铁矿中 的硫转移到 Fe 3+.他认为‚电子并非直接从硫的价 带‚而是从黄铁矿与铁离子所形成的 t2g轨道转移到 Fe 3+.Fowler [14-16] 等的理论认为‚在氧化过程中‚ Fe 3+等氧化剂向 t2g轨道注入空穴‚这些空穴可劈开 水分子形成 OH -‚而 OH -具有强氧化性‚可和硫的 价带反应‚从而使黄铁矿中的 S 2- 氧化.黄铁矿表 面形成的铁的氢氧化物或氧化态物质通过从 t2g轨 道得电子而积聚电荷‚积聚的电荷产生电子态转变 产生正电位‚从而使 S 2- 氧化.同属于细菌间接氧 化作用机理的辉钼矿‚其氧化和电子转移过程是否 与黄铁矿一样‚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嗜热金属球菌对镍钼矿中硫化镍和硫化 钼的浸出是否还存在直接作用的方式?笔者认为‚ 存在直接作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从表5可以看 出‚透析处理组在同等条件下‚Ni 和 Mo 的浸出率 均比对照组低.这充分说明‚在矿物浸出过程中‚除 Fe 3+对矿物的催化作用外‚细菌的接触对整个浸出 率的影响是存在的.在浸出过程中‚本实验将无菌 样和有菌样的16d 进行电镜扫描‚结果发现两者的 矿物表面出现明显差异:无菌组浸样矿物表面光滑; 而有菌组浸样矿物表面则大量出现由于细菌活动而 产生的腐蚀坑.这说明在浸出过程中‚发生了细菌 与矿物直接接触.这种细菌与矿物的直接接触究竟 是浸出硫化镍还是硫化钼产生的现象‚还有待进一 步研究. 3 结论 (1) 有菌组的浸出率比无菌组要高许多‚这充 分表明细菌浸出比简单的酸浸出效果更好‚速度 更快. (2) 驯化组比非驯化组的浸出率要高.因此‚ 在采用这类细菌浸出钼矿之前‚应该将细菌进行驯 化‚以适应浸出过程中的种种物理和化学环境因子. 嗜热金属球菌对矿中镍和钼的浸出率要明显高出常 温菌氧化亚铁硫杆菌. (3) 以元素硫培养的细菌浸出率要略低于以亚 铁为能源培养的细菌浸出率.虽然金属球菌既能氧 化元素硫‚又能氧化亚铁‚但以亚铁培养的细菌在浸 出时不仅具有氧化元素硫的能力‚而且氧化亚铁的 能力更强. (4) 对于钼的浸出‚5g·L -1的矿浆质量浓度比 另外几组浸出样的浸出率要高许多.这表明较高矿 浆浓度的镍钼矿不仅具有较大的剪切力‚还具有相 对高的钼浓度‚对金属球菌的增长代谢的影响是存 在的‚对细菌的浸矿能力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而 在一定矿浆浓度范围内对镍的浸出率影响不是很 明显. (5) 细菌浸出作用主要以间接作用进行‚也可 能存在直接作用方式. 参 考 文 献 [1] Ji Z N‚Yu B‚Liu J‚et al.Leachable study on low-grade molyb￾denum ore of Jingduicheng Mine.Nonferrous Met‚2002(5):15 (吉兆宁‚余斌‚刘坚‚等.金堆城低品位钼矿石可浸性研究.有 色金属‚2002(5):15) [2] Mishra D‚Kim D J‚Ralph D E.Bioleaching of vanadium rich spent refinery catalysts using sulfur oxidizing lithotrophs. Hy￾drometallurgy‚2007‚88:202 [3] Nasernejad B‚Kaghazchi T.Bioleaching of molybdenum from low-grade copper ore process.Biochemistry‚1999‚35:437 [4] Zamani M A A‚Hrroyoshi N‚Tsunekawa M.Bioleaching of Sarcheshmeh molybdenite concentrate for extraction of rhenium. Hydrometallurgy‚2005‚80:23 第10期 陈家武等: 嗜热金属球菌对镍钼矿的浸出 ·1229·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