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混凝土无损捡测超声一回弹综合法实验研究 南大学提出的“声速衰减综合测强法”等。但这些方法都因测试方法或核算方法的烦琐 而未能得到广泛应用。但它所提出的问题和思路,至今仍对测强研究有所启示。在测缺 方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提出了用概率法判断缺陷的方法,使原来的经验判断上升为 数值判据判断。 70年代后期,我国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1978年 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为首组成了以建工系统为主的全国性协 作组,其后又吸收其他系统单位参加。协作组的成立加强了各单位间的交流,也就一些 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合作研究,例如超声测试中仪器零读数(t)问题。协作组对仪 器零读数产生的机理、不同介质仪器零读数的差异及如何进行统一标定曾进行过联合试 验和研究。 20世纪80年代,研究工作得到快速发展,具体如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进行了综合法测强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北京地区的超声法 测强曲线。 南京水利科学硏究院进行了超声法测强、超声法测量缺陷、裂缝深度的硏究。 同济大学进行了超声测缺、超声法测强、超声法测厚及超声波检测仪的研 湖南大学进行了超声检测影响因素及混凝土中声波衰减及频谱分析的研究。 陕西省建筑科学硏究院进行了测缺、超声法测量火灾后损伤层厚度的硏究。 这些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首创性的成果,包括: 测强方面超声测强的主要影响因素:石子的品种、粒径、用量:钢筋的影 响及修正;混凝土湿度、养护方法的影响及修正;测试距离的影响及修正;测试频率的 影响及修正等。 测裂缝方面平测法测裂缝的方法及修正距离的研究;钢筋的影响及修正 钻孔法测裂缝的研究和应用斜测法测裂缝的研究及应用等。 测缺陷方面概率判断法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斜测交汇法的研究应用;缺 陷尺寸估计;多参数综合判断的应用;波形方面的研究;频率测量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衰减系数、频谱分析应用和测定方法的研究;火灾后损伤层厚度的测定方法等 在这时期,许多地区通过试验研究,制定了本地区的强度换算曲线,推动了超 声回弹综合法的提高和应用 随着超声检测技术的发展,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深度不断加深,从20世 纪50~60年代主要在地上结构检测发展到地上和地(水)下,包括一些隐蔽工程,如灌注 桩、地下防渗墙、水下结构的检测、坝基及灌浆效果的检测等;从一般两面临空的梁、 柱、墩结构检测发展到单面临空的大体积检测;探测距离从1-2m发展到10-20m;从以 声速一个参数为主发展到声速、振幅、频率、波形多参数的综合运用。特别在超声探测 第5页共34页混凝土无损检测超声—回弹综合法实验研究 第 5 页 共 34 页 南大学提出的“声速衰减综合测强法”等。但这些方法都因测试方法或核算方法的烦琐 而未能得到广泛应用。但它所提出的问题和思路,至今仍对测强研究有所启示。在测缺 方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提出了用概率法判断缺陷的方法,使原来的经验判断上升为 数值判据判断。 70年代后期,我国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1978年, 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为首组成了以建工系统为主的全国性协 作组,其后又吸收其他系统单位参加。协作组的成立加强了各单位间的交流,也就一些 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合作研究,例如超声测试中仪器零读数( t )问题。协作组对仪 器零读数产生的机理、不同介质仪器零读数的差异及如何进行统一标定曾进行过联合试 验和研究。 20世纪80年代,研究工作得到快速发展,具体如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进行了综合法测强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北京地区的超声法 测强曲线。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进行了超声法测强、超声法测量缺陷、裂缝深度的研究。 同济大学进行了超声测缺、超声法测强、超声法测厚及超声波检测仪的研 究。 湖南大学进行了超声检测影响因素及混凝土中声波衰减及频谱分析的研究。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进行了测缺、超声法测量火灾后损伤层厚度的研究。 这些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首创性的成果,包括: 测强方面 超声测强的主要影响因素:石子的品种、粒径、用量;钢筋的影 响及修正;混凝土湿度、养护方法的影响及修正;测试距离的影响及修正;测试频率的 影响及修正等。 测裂缝方面 平测法测裂缝的方法及修正距离的研究;钢筋的影响及修正; 钻孔法测裂缝的研究和应用 斜测法测裂缝的研究及应用等。 测缺陷方面 概率判断法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斜测交汇法的研究应用;缺 陷尺寸估计;多参数综合判断的应用;波形方面的研究;频率测量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衰减系数、频谱分析应用和测定方法的研究;火灾后损伤层厚度的测定方法等。 在这时期,许多地区通过试验研究,制定了本地区的强度换算曲线,推动了超 声回弹综合法的提高和应用。 随着超声检测技术的发展,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深度不断加深,从20世 纪50~60年代主要在地上结构检测发展到地上和地(水)下,包括一些隐蔽工程,如灌注 桩、地下防渗墙、水下结构的检测、坝基及灌浆效果的检测等;从一般两面临空的梁、 柱、墩结构检测发展到单面临空的大体积检测;探测距离从1—2m发展到10-20m;从以 声速一个参数为主发展到声速、振幅、频率、波形多参数的综合运用。特别在超声探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