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NNE、E,分别为14%和13%。年平均风速为2.50m/s,冬季稍强,夏季稍弱,8 级以上大风日数年平均73天,多数出现在7-9月,夏、秋常有雷暴雨。 (3)流域水文 项目位于龙岗河流域,龙岗河发源于梧桐山,是东江二级支流淡水河的干流 其上游由横岗街道的梧桐山河、大康河、简龙河以及何茂盛河汇流而成。而后流 经龙岗、坪地、坑梓后入惠阳境内。其支流主要分布在龙岗河右岸,走向多呈北 北东或北东向,呈梳状排列。 全流域面积181平方公里,总落差723米,河长35公里,河床平均坡降1.14%‰。 龙岗河属于雨源型河流,其径流量、洪峰与降水量密切相关,径流量年变化大, 枯水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27亿立方米,占全年的76%,汛期为3.33亿立方米, 占全年的924%。 (4)植被和土壤 本区域生态系统类型为半人工、半自然生态系统。在缓和的山坡上分布马 尾松幼林,底下为稀疏的灌木群落。植被良好,植被总体盖度在95%以上,但生 物量不大,草本植物居多,季节变化明显。群落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差,但恢 复能力强,是典型的南方山地植被 由于长期的人为活动影响,地带性的季雨林和常绿阔叶林基本损失殆尽,主 要为马尾松疏林灌丛和灌草丛。另外部分丘陵山地则栽种了人工林,主要为马尾 松、松木林及桉树、台湾相思林。土地利用强度小,空间分布特征简单,无特殊 的原始价值,其经济价值需通过开发才能体现,关键的生态效益在于植被的水土 保持作用。 该区域的土壤类型以赤红壤为主。赤红壤是深圳市地带性土壤,分布在海拔 300米以下广阔的丘陵台地。土壤表层有机质多在20%左右,而土壤流失严重的 侵蚀赤红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仅0.2~0.4%。由于本区暴雨较多,加上长期的人 为活动干扰,许多原有的植被覆盖地段成为裸露地面,在丘陵地区常有水土流失 现象 (5)生态环境 龙岗拥有生态风景林14万公顷,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3%,是全市空气质量 最好的区域之一,是全市最大的氧吧和绿肺;街道社区建筑密度低,生态环境良 好。2013年生态龙岗建设再次迈出新步伐,龙岗区正式聘请中国环科院院长孟伟8 NNE、E,分别为 14%和 13%。年平均风速为 2.50m/s,冬季稍强,夏季稍弱,8 级以上大风日数年平均 7.3 天,多数出现在 7-9 月,夏、秋常有雷暴雨。 (3)流域水文 项目位于龙岗河流域,龙岗河发源于梧桐山,是东江二级支流淡水河的干流, 其上游由横岗街道的梧桐山河、大康河、简龙河以及何茂盛河汇流而成。而后流 经龙岗、坪地、坑梓后入惠阳境内。其支流主要分布在龙岗河右岸,走向多呈北 北东或北东向,呈梳状排列。 全流域面积181平方公里,总落差723米,河长35公里,河床平均坡降1.14%。 龙岗河属于雨源型河流,其径流量、洪峰与降水量密切相关,径流量年变化大, 枯水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27亿立方米,占全年的7.6%,汛期为3.33亿立方米, 占全年的92.4%。 (4)植被和土壤 本区域生态系统类型为半人工、 半自然生态系统。 在缓和的山坡上分布马 尾松幼林,底下为稀疏的灌木群落。植被良好,植被总体盖度在 95%以上,但生 物量不大,草本植物居多,季节变化明显。群落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差,但恢 复能力强,是典型的南方山地植被。 由于长期的人为活动影响,地带性的季雨林和常绿阔叶林基本损失殆尽,主 要为马尾松疏林灌丛和灌草丛。另外部分丘陵山地则栽种了人工林,主要为马尾 松、松木林及桉树、台湾相思林。土地利用强度小,空间分布特征简单,无特殊 的原始价值,其经济价值需通过开发才能体现,关键的生态效益在于植被的水土 保持作用。 该区域的土壤类型以赤红壤为主。赤红壤是深圳市地带性土壤,分布在海拔 300 米以下广阔的丘陵台地。土壤表层有机质多在 2.0%左右,而土壤流失严重的 侵蚀赤红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仅 0.2~0.4%。由于本区暴雨较多,加上长期的人 为活动干扰,许多原有的植被覆盖地段成为裸露地面,在丘陵地区常有水土流失 现象。 (5)生态环境 龙岗拥有生态风景林1.4万公顷,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3%,是全市空气质量 最好的区域之一,是全市最大的氧吧和绿肺;街道社区建筑密度低,生态环境良 好。2013年生态龙岗建设再次迈出新步伐,龙岗区正式聘请中国环科院院长孟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