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CN104176234A 说明书 3/4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本实施例是一种具有高升阻比滑翔特性的仿翼龙翼型。 [0020]参阅图1~图5,本实施例翼型是基于仿生学原理,研究探索翼龙的飞行特征,设 计出应用于滑翔机的二维翼型,使其具有滑翔飞行中升阻比较大的飞行特点,从而实现长 距离巡航。 [0021]翼龙翼的生理特点包括支撑翼的每段骨骼的展向长度、骨骼之间的连接角度、每 段骨骼的质量和其所属部分的翼的弦长,同时包括翼的肌肉填充和翼膜、软组织的质量。考 虑到平均的气动问题,选取在滑翔状态时翼龙翼中间部分,即尺骨桡骨部分的纵向剖面作 为初始翼型,模拟出二维形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维翼型的设计。 [0022] 二维翼型的设计采用的方法包括对初始外形用参考点的方式进行描述、对每个参 考点的位置进行改变、对参考点处进行连续化处理,实现翼的外形的改变,通过多次试验得 到气动结果。试验得到气动结果包括气动计算流场的绘制、C℉D计算、气动结果分析。通过 分析不断改变下的翼型的计算结果,反复迭代实现结果的比较优化:总结设计优化规律。 [0023] 结果的比较优化是根据翼型参考点位置改变得到的不同结果,总结规律,确定翼 型前、后缘的形状、翼的弦长、翼的弯度分布函数的翼型形状。利用气动结果分析总结的规 律,通过不断改变外形参考点位置,得到最终优化结果。比较CD的升力和阻力计算结果, 可验证该方案具有升阻比大的特点,其值达到了80。 [0024]本实施例中,翼的形状最终确定为圆头尖尾形,头部的前缘半径确定为0.0694 米,翼弦长为1米,翼型相对厚度为1.5%~3.75%,最大弯度位置为30%~36%,相对弯 度为11%15%,最大厚度位置为3%~4.5%, [0025] 上表面弯度曲线为:Y=-9.2088×104X+0.0272X3-0.3609X2+1.2414X+0.2229: [0026] 下表面弯度曲线为:Y=5.8585×104X-0.0051X3-0.0898X2+0.8483X-0.2246。针 对本实施例中的仿翼龙翼型进行实物制作,进而进行风洞试验,通过分析可得: [0027] 在速度为170m/s,攻角为0度,高度为0时,翼型上下表面静压分布如下表 [0028] 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