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19年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5期 性、模式化较强或数据处理需求较强的创作工作中解放出来。以机器新闻为例,其已广泛应用于体育、财 经、天气、突发自然灾害等专门领域的报道中,自动收集新闻数据、整理新闻线索、提取知识图谱,使得人类 记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放并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深度报道或特稿写作这类需要情感、细节的创作工 作中。由此可见,未来的人工智能的成熟将在更多领域推动人类生产升级,并将更多释放科学与艺术的创 四、智能网络社会的内在连接逻辑 20世纪70年代开始浮现的新型信息技术范式,正以惊人的速度自我进化,让人细思极恐。尤其是当前 以“云大物移智区加”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组合共同作用,搭建了一个技术与技术、人与技术、人与人 相互作用的泛在智能网络,改变了“入口”的形式,形成了智能网络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石。技术变革不是数 量上增减损益的变革,而是整体的生态变革υ。媒介技术作为社会中最广泛遍布的动力引擎,其智能化趋势 与人的互动将无处不在,将促进整体社会生态的智能化转型。 (一)人与人的连接 1994年到2004年是中国网络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即Webl0阶段,该阶段的互联网以“内容”为主, 为人类提供了基于基础网络的海量信息服务,改变了人类的信息获取方式和知识积累方式,实现了人类与 信息的连接。肇始于2004年的社交革命是中国网络社会发展的第二阶段,即Web2.0阶段,该阶段的互联 网以“关系”为主,改变了人类传统的交往内容与关系,提供了“身体在场一意识缺场”或“意识在场一身体 缺场”的社交方式,实现了互联网空间中人与人的连接 Webl.0和Web20阶段人与信息、人与人的连接,为Web30阶段开始向“陌生化的粘性交往关系”转 型奠定了基础。该阶段的互联网以“服务”为主体,人与人的交往依赖场景和算法,应用服务则根据个人所 在的时间点和空间位置推荐周围的潜在社交人群和社交服务。例如,2017年开始大火的社交短视频软件 ‘抖音”,之所以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超越美拍、秒拍、快手、微视等短视频应用,就是因为它能够基于受众 场景和浏览历史记录智能推荐符合用户偏好的视频内容,建立了更具有粘性的陌生化社交关系。 (二)人与物的连接 从智能手机到可穿戴设备再到芯片这条媒介进化的路径来看,未来的移动智能媒介,体积将从大到 小、质量将从重到轻、材质将从“硬”到“软”、距离将从“携带”到“植入”,而与人类的距离将从外到内,越来 越近。由最初的人们随身携带手机,到人们佩戴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再到指甲盖大小的芯片 代替超级计算机,智能媒介设备或将成为人类器官延伸的工具, 未来,伴随着生物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日益友好的人机交互方式的壮大发展,无论是数据信息在人类 与移动智能设备之间的无障碍流通,还是人类对智能媒介即时提供的定制化服务功能的依赖,都会将人体 进一步终端化,使得人类在信息外记忆能力、信息处理与运算、信息发送与接收等方面的能力不断进化,最 终促进人与物“内在的自然”连接由此可见,人类对媒介的依赖将使“媒介是人的延伸”逆转为“人是媒介 的延伸”。未来,人与媒介的共同进化或将更多地通过人机结合方式完成,“人”或将被机器重新定义 (三)物与物的连接 物联网的概念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凯文·阿什于1991年时最早提出,是指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技 术和射频识别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把人与物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实现智能识别、定位和管理,以提供 智能服务的网络系统。简而言之,物联网是指人类生存环境中的万物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从 而进行信息更新的大型网络系统。事实上,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出的网络,其核心仍然是互联网 物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发送与接收终端从个人计算机延展到广泛的物,例如冰箱、洗衣机、道路、汽车等 物联网作为一项革命性技术其突出的意义在于,物的数据处理能力使其突破了客体性,获得了特定的 能动性,而这种能动性又使“物”成为了广义上的媒介,扩大了媒介的范围,从而形成了万物皆媒的能动环 ①尼尔波·兹曼著:《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的投降》,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7年版,第10页 (c)1994-2019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2019年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5期 性、模式化较强或数据处理需求较强的创作工作中解放出来。以机器新闻为例,其已广泛应用于体育、财 经、天气、突发自然灾害等专门领域的报道中,自动收集新闻数据、整理新闻线索、提取知识图谱,使得人类 记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放并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深度报道或特稿写作这类需要情感、细节的创作工 作中。由此可见,未来的人工智能的成熟将在更多领域推动人类生产升级,并将更多释放科学与艺术的创 造力。 四、智能网络社会的内在连接逻辑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浮现的新型信息技术范式,正以惊人的速度自我进化,让人细思极恐。尤其是当前 以“云大物移智区加”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组合共同作用,搭建了一个技术与技术、人与技术、人与人 相互作用的泛在智能网络,改变了“入口”的形式,形成了智能网络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石。技术变革不是数 量上增减损益的变革,而是整体的生态变革①。媒介技术作为社会中最广泛遍布的动力引擎,其智能化趋势 与人的互动将无处不在,将促进整体社会生态的智能化转型。 (一)人与人的连接 1994 年到 2004 年是中国网络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即 Web1.0 阶段,该阶段的互联网以“内容”为主, 为人类提供了基于基础网络的海量信息服务,改变了人类的信息获取方式和知识积累方式,实现了人类与 信息的连接。肇始于 2004 年的社交革命是中国网络社会发展的第二阶段,即 Web2.0 阶段,该阶段的互联 网以“关系”为主,改变了人类传统的交往内容与关系,提供了“身体在场-意识缺场”或“意识在场-身体 缺场”的社交方式,实现了互联网空间中人与人的连接。 Web1.0 和 Web2.0 阶段人与信息、人与人的连接,为 Web3.0 阶段开始向“陌生化的粘性交往关系”转 型奠定了基础。该阶段的互联网以“服务”为主体,人与人的交往依赖场景和算法,应用服务则根据个人所 在的时间点和空间位置推荐周围的潜在社交人群和社交服务。例如,2017 年开始大火的社交短视频软件 “抖音”,之所以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超越美拍、秒拍、快手、微视等短视频应用,就是因为它能够基于受众 场景和浏览历史记录智能推荐符合用户偏好的视频内容,建立了更具有粘性的陌生化社交关系。 (二)人与物的连接 从智能手机到可穿戴设备再到芯片这条媒介进化的路径来看,未来的移动智能媒介,体积将从大到 小、质量将从重到轻、材质将从“硬”到“软”、距离将从“携带”到“植入”,而与人类的距离将从外到内,越来 越近。由最初的人们随身携带手机,到人们佩戴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再到指甲盖大小的芯片 代替超级计算机,智能媒介设备或将成为人类器官延伸的工具。 未来,伴随着生物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日益友好的人机交互方式的壮大发展,无论是数据信息在人类 与移动智能设备之间的无障碍流通,还是人类对智能媒介即时提供的定制化服务功能的依赖,都会将人体 进一步终端化,使得人类在信息外记忆能力、信息处理与运算、信息发送与接收等方面的能力不断进化,最 终促进人与物“内在的自然”连接。由此可见,人类对媒介的依赖将使“媒介是人的延伸”逆转为“人是媒介 的延伸”。未来,人与媒介的共同进化或将更多地通过人机结合方式完成,“人”或将被机器重新定义。 (三)物与物的连接 物联网的概念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凯文•阿什于 1991 年时最早提出,是指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技 术和射频识别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把人与物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实现智能识别、定位和管理,以提供 智能服务的网络系统。简而言之,物联网是指人类生存环境中的万物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从 而进行信息更新的大型网络系统。事实上,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出的网络,其核心仍然是互联网, 物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发送与接收终端从个人计算机延展到广泛的物,例如冰箱、洗衣机、道路、汽车等。 物联网作为一项革命性技术其突出的意义在于,物的数据处理能力使其突破了客体性,获得了特定的 能动性,而这种能动性又使“物”成为了广义上的媒介,扩大了媒介的范围,从而形成了万物皆媒的能动环 ① 尼尔波·兹曼著:《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的投降》,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2007 年版,第 10 页。 7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