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六章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 教学要求(无机部分) 1.掌握酸碱质子理论。 2.掌握一元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平衡和近似计算;熟悉多元酸、多元 碱、两性物质的质子转移平衡和近似计算, 3.掌握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的概念:了解p对溶质存在状态的影响 掌握缓冲溶液的作用和组成、缓冲作用机制、能熟悉地计算缓冲溶液pH值;掌 握缓冲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缓冲范围;掌握缓冲溶液的配制原则、方法及计算。 教学时数4学时 6.1酸碱理论 1、酸碱质子理论 1923年,丹麦 BrEnsred和英国 Lowry:凡是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称为酸,凡是 能接收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碱。 酸 质子+碱 HPO PO H 质子 HCl、HAc、NH、H2SO3、Al(HO)。等都能给出质子,都是酸;而OH、Ac、NH3、HSO3、 CO3等都能接受质子,都是碱: 2.共轭酸碱对: 酸碱存在着对应的相互依存的关系;物质的酸性或碱性要通过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 来体现 ①酸和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②有的酸和碱在某对共轭酸碱中是碱,但在另一对共轭酸碱对中是酸; ③质子论中不存在盐的概念,它们分别是离子酸或离子碱。 3强电解质的电离 HCl+ H20 H 0+ Cl 强酸1强碱2 弱酸2弱碱1第六章 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 教学要求(无机部分) 1.掌握酸碱质子理论。 2.掌握一元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平衡和近似计算;熟悉多元酸、多元 碱、两性物质的质子转移平衡和近似计算。 3.掌握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的概念;了解 pH 对溶质存在状态的影响。 4.掌握缓冲溶液的作用和组成、缓冲作用机制、能熟悉地计算缓冲溶液 pH 值;掌 握缓冲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缓冲范围;掌握缓冲溶液的配制原则、方法及计算。 教学时数 4 学时 6.1 酸碱理论 1、酸碱质子理论 1923 年,丹麦 BrÆnsred 和英国 Lowry:凡是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称为酸,凡是 能接收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碱。 酸 质子 + 碱 HPO4 2- PO4 3- + H+ 酸 碱 质子 HCl、HAc、NH4 +、H2SO3、Al(H2O)6 + 等都能给出质子,都是酸;而 OH-、Ac-、 NH3、 HSO3 -、 CO3 2-等都能接受质子,都是碱: 2.共轭酸碱对: 酸碱存在着对应的相互依存的关系;物质的酸性或碱性要通过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 来体现。 ① 酸和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② 有的酸和碱在某对共轭酸碱中是碱,但在另一对共轭酸碱对中是酸; ③ 质子论中不存在盐的概念,它们分别是离子酸或离子碱。 3.强电解质的电离: HCl + H2O H3O + + Cl- 强酸 1 强碱 2 弱酸 2 弱碱 1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