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教学过程 批注 新课导入(5分钟) 物质变化和发生化学反应从宏观过渡到微观 二讲授新课 2.1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一一自学 2.1.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 一一简要介绍 2.1.2玻尔理论 Bohr理论 2.1.3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一一强调仅适 1物质波与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用于微观 2电子波动性的统计性质 3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2.1.4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1、薛定谔方程(微分波动方程) 一一简单介绍 2、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公式形式 -一明确Ψ 3、电子云与几率密度 的意义并反复 4、四个量子数 强调 (1)主量子数n (2)角量子数1 一一各量子数 的取值、意义及 (3)磁量子数m 制约关系要熟 (4)自旋量子数m 练掌握 5、原子轨道的图像 轮廓图、角度颁布图、径向颁布图、节面图 一一简要介绍 6、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多媒体演示 量子数表示 轨道表示式 一一举例说明 三.小结:(3分钟) (1)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 (2)波函数与原子轨道,量子数: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主板 副板 2.1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1.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 2.1.2玻尔理论 7.1.3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1物质波与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2电子波动性的统计性质 3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r≥ h 2πm·△D 2.1.4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1、薛定谔方程(微分波动方程) aΨaΨ,a2Ψ+8rm(E-yΨ=0 a+02++ 2教 学 过 程 批 注 一 新课导入(5 分钟) 物质变化和发生化学反应从宏观过渡到微观 二 讲授新课 2.1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1.1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 2.1.2 玻尔理论 2.1.3 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1 物质波与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2 电子波动性的统计性质 3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2.1.4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1、薛定谔方程(微分波动方程) 2、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3、电子云与几率密度 4、四个量子数 (1)主量子数 n (2)角量子数 l (3)磁量子数 m (4)自旋量子数 ms 5、原子轨道的图像 轮廓图、角度颁布图、径向颁布图、节面图 6、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量子数表示 轨道表示式 三.小结:(3 分钟) (1)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 (2)波函数与原子轨道,量子数;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主板 副板 2.1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1.1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 2.1.2 玻尔理论 7.1.3 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1 物质波与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2 电子波动性的统计性质 3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x≥  m h 2 2.1.4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1、薛定谔方程(微分波动方程) ( ) 0 8 2 2 2 2 2 2 2 2 + − =   +   +   E V Ψ h m z Ψ y Ψ x Ψ  ――自学 ― ― 简要 介 绍 Bohr 理论 ― ― 强调 仅 适 用于微观 ― ― 简单 介 绍 公式形式 ――明确|Ψ|2 的 意 义并 反 复 强调 ― ― 各量 子 数 的取值、意义及 制 约 关系 要 熟 练掌握 ― ― 简要 介 绍 多媒体演示 ――举例说明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