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7.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的什么精神?(2分) 8.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颔联的画面。(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游京师,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初一、十五参见县 尹的规定),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 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 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闻民间有杀子 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 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饥民相食/食马者 B、终日无少怠/宾客意少舒 C、遂得疾不起/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哀之如失父母/君将哀而生之乎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 12.阅读全文,思考文章记述了张养浩一心为民的哪些事?(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5题。(10分) 读书是一种痛苦 ①真正的读书是痛苦的,一种很深很深的痛莤,这种痛苦深深地逼进你的灵魂,嵌入你 的骨髓,使你大汗淋漓,甚至使你喘不过气来。因此,北大怪才余杰把这种阅读叫做"黑色 阅读”。周恩来有一句话气壮山河: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可许多人仅仅把它理解为一种崇高 的理想而纷纷模仿:我将来要当科学家,我长大要成为一名工程师……其实,现在的读书人 未必有几个深刻理解他当时读书的痛苦。那满目疮痍的社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民众的苦 难深深嵌入他的灵魂,因而注定他的求学是痛苦的、悲壮的 ②现在的年轻人多半喜欢说自己爱读书”,认为读书是一种资本,一件可以用来在人面前炫 耀的冠冕。能够真正理解读书的苦难的人也许并不多,他们不是在读书,只是想捞张"文凭″ 向社会讨生活:把口袋装满一点,把门面装点得堂皇一点。事实上读书应该是一种苦难的历 程,心灵的磨难,而不是酒足饭饱之后的谈资 ③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投水时,留下一句绝唱:"五十之年,只此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 辱。"关于他的死因,有很多说法,但我更认为他是死于自己的文化,这是读书人最大的悲 壮。读书读得如此痛苦,有几人能比?他的死与苏格拉底的死,与布鲁诺的死遥相呼应。他 们的死,理应震撼我们所有的人:他们的死,应该成为人类心灵上的一块高耸入云的丰碑。 ④现在,苏格拉底走了,布鲁诺走了,王国维走了…中国近代最尖酸刻薄”的鲁迅 也走了。他们一个个都痛苦地走了。可他们带给人间的光明却被我们大多数人给利用了。这 是我们的荣幸,亦是我们的悲哀。读书是痛苦的,为解除人类苦难而读书的人不但是痛苦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7.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的什么精神?(2 分) 8.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颔联的画面。(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15 分)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游京师,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初一、十五参见县 尹的规定),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 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 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闻民间有杀子 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 疾不起 ,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饥民相食/食马者 B、终日无少怠/ 宾客意少舒 C、遂得疾不起/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哀之如失父母/君将哀而生之乎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 分) 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 12.阅读全文,思考文章记述了张养浩一心为民的哪些事?(4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3—15 题。(10 分) 读书是一种痛苦 ①真正的读书是痛苦的,一种很深很深的痛苦,这种痛苦深深地逼进你的灵魂,嵌入你 的骨髓,使你大汗淋漓,甚至使你喘不过气来。因此,北大怪才余杰把这种阅读叫做“黑色 阅读”。周恩来有一句话气壮山河: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可许多人仅仅把它理解为一种崇高 的理想而纷纷模仿:我将来要当科学家,我长大要成为一名工程师……其实,现在的读书人 未必有几个深刻理解他当时读书的痛苦。那满目疮痍的社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民众的苦 难深深嵌入他的灵魂,因而注定他的求学是痛苦的、悲壮的。 ②现在的年轻人多半喜欢说自己爱“读书”,认为读书是一种资本,一件可以用来在人面前炫 耀的冠冕。能够真正理解读书的苦难的人也许并不多,他们不是在读书,只是想捞张“文凭” 向社会讨生活:把口袋装满一点,把门面装点得堂皇一点。事实上读书应该是一种苦难的历 程,心灵的磨难,而不是酒足饭饱之后的谈资。 ③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投水时,留下一句绝唱:“五十之年,只此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 辱。”关于他的死因,有很多说法,但我更认为他是死于自己的文化,这是读书人最大的悲 壮。读书读得如此痛苦,有几人能比?他的死与苏格拉底的死,与布鲁诺的死遥相呼应。他 们的死,理应震撼我们所有的人;他们的死,应该成为人类心灵上的一块高耸入云的丰碑。 ④现在,苏格拉底走了,布鲁诺走了,王国维走了……连中国近代最“尖酸刻薄”的鲁迅 也走了。他们一个个都痛苦地走了。可他们带给人间的光明却被我们大多数人给利用了。这 是我们的荣幸,亦是我们的悲哀。读书是痛苦的,为解除人类苦难而读书的人不但是痛苦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