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是中立中农的政策,因为那时中农对苏维埃政权还不信任,甚至抱 敌对态度。切身感受促使中农转变立场,他们从大量事实中看出, 只有苏维埃政权才是外国武装干涉的抵御者、祖国的保卫者。大批 优秀工人下乡、带去社会主义思想,贫苦农民委员会在农村广泛建 立起来并开展活动、进行反对地主和富农的斗争,这些对争取中农 起了决定作用。鉴于形势的变化,必须改变对中农的态度,必须从 中立中农的政策改变为同中农妥协的政策。列宁指出:中农不是苏 维埃政权的敌人,苏维埃政权从来没有在任何问题上宣布过要同 中农作斗争,也没有进行过这种斗争;它主张同中农妥协,对中农 作一系列让步,同中农结成联盟。列宁提出了一个新的政治口号: “善于同中农妥协,—— 同时一分钟也不放弃对富农的斗争,完全 地紧紧地依靠贫苦农民—— 这就是当前的任务。”(见本卷第191 页)这个口号为1919年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所批准。中农和 手工业者,以及其他许多具有同他们相同生活条件和观点的职员、 军官和一般知识分子等,属小资产阶级。在任何资本主义社会中, 只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才是决定性的力量,而介于这两个阶级 之间、可归入小资产阶级经济范畴的一切社会成分,必然在这两种 决定性力量之间摇摆不定。俄国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鲜明地体现 了这种特征。1918年秋,小资产阶级政党民主派随着形势的发展, 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分裂,它们的一部分对布尔什维主义先是从敌 视转为中立,然后又转为支持。列宁认为应该设法促成这种转变, 善于利用这种转变,以加速社会主义的胜利。 列宁重视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十月革命的胜利在俄国农 村只是完成了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还不是实行社会主义革 命。列宁1918年11月6日在全俄苏维埃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庆祝 前 言 是中立中农的政策,因为那时中农对苏维埃政权还不信任,甚至抱 敌对态度。切身感受促使中农转变立场,他们从大量事实中看出, 只有苏维埃政权才是外国武装干涉的抵御者、祖国的保卫者。大批 优秀工人下乡、带去社会主义思想,贫苦农民委员会在农村广泛建 立起来并开展活动、进行反对地主和富农的斗争,这些对争取中农 起了决定作用。鉴于形势的变化,必须改变对中农的态度,必须从 中立中农的政策改变为同中农妥协的政策。列宁指出:中农不是苏 维埃政权的敌人,苏维埃政权从来没有在任何问题上宣布过要同 中农作斗争,也没有进行过这种斗争;它主张同中农妥协,对中农 作一系列让步,同中农结成联盟。列宁提出了一个新的政治口号: “善于同中农妥协,—— 同时一分钟也不放弃对富农的斗争,完全 地紧紧地依靠贫苦农民—— 这就是当前的任务。”(见本卷第191 页)这个口号为1919年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所批准。中农和 手工业者,以及其他许多具有同他们相同生活条件和观点的职员、 军官和一般知识分子等,属小资产阶级。在任何资本主义社会中, 只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才是决定性的力量,而介于这两个阶级 之间、可归入小资产阶级经济范畴的一切社会成分,必然在这两种 决定性力量之间摇摆不定。俄国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鲜明地体现 了这种特征。1918年秋,小资产阶级政党民主派随着形势的发展, 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分裂,它们的一部分对布尔什维主义先是从敌 视转为中立,然后又转为支持。列宁认为应该设法促成这种转变, 善于利用这种转变,以加速社会主义的胜利。 列宁重视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十月革命的胜利在俄国农 村只是完成了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还不是实行社会主义革 命。列宁1918年11月6日在全俄苏维埃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庆祝 前 言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