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答案3.A4.B 解析第3题,根据题千材料“地面平均海拔不足2米,农田易遭受渍涝灾害”以及垛田的修建过 程等可知,该地地势低洼,考虑排水是形成垛田的主要原因,故选A项。第4题,挖淤泥有两方 面作用:一是增加水深,利于通航,便于农产品运输,二是淤泥有机质含量高,可以改善土壤。与 减少水土流失和储水无关。故选B项。 在新能源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探索“新能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地处青藏 高原东南缘、隶属四川省攀枝花市的盐边县率先推出“农风光”一体式发电站,同一片土地,既 用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还用来进行农业种植(如图),实现立体综合开发利用。据此完成 57题。 5.关于该地设计“农风光”一体式发电站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海拔高,光照强,太阳能丰富 B.常年盛行西北风,风能丰富 C.地处西部,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D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 6.“农风光”一体式发电站模式中,农作物种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A光照不足 B.热量不足 C缺乏劳动力 D.水源短缺 7.有关该“农风光”一体式发电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力发电量冬季最小 B.太阳能发电量冬季最大 C.以农业种植创收为主 D.不利于候鸟迁徙和栖息 答案5.B6.D7.D 解桐第5题,四川省攀枝花市的盐边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不可能常年盛行西北风,故选B 项。第6题,读图可知,“农风光”一体式风力发电站位于地势较高、风力较大的地方,离河流 等水源地远,因此农作物种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水源短缺,故选D项。第7题,“农风光”一体 式发电站的风电叶片转动半径大,给候鸟的迁徙和栖息带来威胁,故选D项。 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读表,完成 8-9题。 国家 储量百分比% 产量百分比% 消费量百分比% 中国 36 97 41 美国 13 0 13 日本 资料缺失 0 26 其他 51 3 120 8.20世纪70年代,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有 ①世界稀土资源探明储量提高②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③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 采④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有(答案 3.A 4.B 解析第 3 题,根据题干材料“地面平均海拔不足 2 米,农田易遭受渍涝灾害”以及垛田的修建过 程等可知,该地地势低洼,考虑排水是形成垛田的主要原因,故选 A 项。第 4 题,挖淤泥有两方 面作用:一是增加水深,利于通航,便于农产品运输;二是淤泥有机质含量高,可以改善土壤。与 减少水土流失和储水无关。故选 B 项。 在新能源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探索“新能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地处青藏 高原东南缘、隶属四川省攀枝花市的盐边县率先推出“农风光”一体式发电站,同一片土地,既 用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还用来进行农业种植(如图),实现立体综合开发利用。据此完成 5~7 题。 5.关于该地设计“农风光”一体式发电站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海拔高,光照强,太阳能丰富 B.常年盛行西北风,风能丰富 C.地处西部,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D.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 6.“农风光”一体式发电站模式中,农作物种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 A.光照不足 B.热量不足 C.缺乏劳动力 D.水源短缺 7.有关该“农风光”一体式发电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力发电量冬季最小 B.太阳能发电量冬季最大 C.以农业种植创收为主 D.不利于候鸟迁徙和栖息 答案 5.B 6.D 7.D 解析第 5 题,四川省攀枝花市的盐边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不可能常年盛行西北风,故选 B 项。第 6 题,读图可知,“农风光”一体式风力发电站位于地势较高、风力较大的地方,离河流 等水源地远,因此农作物种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水源短缺,故选 D 项。第 7 题,“农风光”一体 式发电站的风电叶片转动半径大,给候鸟的迁徙和栖息带来威胁,故选 D 项。 下表是 2009 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读表,完成 8~9 题。 国家 储量百分比/% 产量百分比/% 消费量百分比/% 中国 36 97 41 美国 13 0 13 日本 资料缺失 0 26 其他 51 3 20 8.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 74%,到 2009 年仅占 36%,其主要原因有 ( ) ①世界稀土资源探明储量提高 ②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③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 采 ④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