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图4-7教室管理系统用例图 4.2.4用例建模流程与注意点 1.用例建模流程 用例建模可以遵照以下流程开展: (1)识别系统边界:通过确定系统边界后,就规定了系统的范围,也能确定什 么是系统内的,什么是系统外的。 (2)识别参与者:对位于系统外,并且与系统交互的实体进行一一识别。 (3)对每一个参与者,识别其发起的用例:对于每一个参与者,识别其发起的 用例。可以通过描述其涉及的典型场景,再在场景的基础上归纳出用例来。 (4)对用例进行修改:将不同用例中公共的部分抽取出来作为子用例,其它用 例包含它:如果一些用例大部分都相同,只有小部分不同,那么抽取一个公共用 例,其它用例继承它:将一个用例中较为复杂的特殊流程部分抽取出来作为扩展 用例。 在以上步骤的基础上,可以构造完成的用例图。 2.用例建模注意点 用例建模是获取需求的有效方式,但是它本身并非面向对象方法学的一部分。 在用其他方法学进行软件开发,包括传统的结构化方法进行软件开发时,依旧可 以采用用例建模来获取需求。 需要强调的是用例建模主要是写文档,而不是仅仅画用例图。许多初学UML 的人认为利用用例进行需求获取就是仅仅画出用例图,这显然是对用例建模的一 种误解。 在用例建模时,经常面对的用例的颗粒度问题。如果用例中包含的内容过多, 换言之,用例的颗粒度很大的话,很可能系统中只有一个用例或者非常少的用例, 这将给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带来困难。但是如果将很少的步骤都建模成用例, 系统中可能包含了过多的用例。如何判断用例的颗粒度是合适的呢?首先从定义 上说,用例包含了一般的场景和特殊的场景,所以用例是场景的集合。此外,每 个用例必须能够给用户带来可见的价值。因此,一个用例应该对应一个基本业务 过程单元。当然,那些被包含的用例或者扩展用例并不对应单独的业务过程单元, 而是和其依附的用例构成完成的业务过程单元。 用例反映的是系统”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做”。在用例中,表达的是用户希 望如何通过该系统达成自己的目标。实现一个目标是有多种方式的,而且随着技图4-7 教室管理系统用例图 4.2.4 用例建模流程与注意点 1. 用例建模流程 用例建模可以遵照以下流程开展: (1)识别系统边界:通过确定系统边界后,就规定了系统的范围,也能确定什 么是系统内的,什么是系统外的。 (2)识别参与者:对位于系统外,并且与系统交互的实体进行一一识别。 (3)对每一个参与者,识别其发起的用例:对于每一个参与者,识别其发起的 用例。可以通过描述其涉及的典型场景,再在场景的基础上归纳出用例来。 (4)对用例进行修改:将不同用例中公共的部分抽取出来作为子用例,其它用 例包含它;如果一些用例大部分都相同,只有小部分不同,那么抽取一个公共用 例,其它用例继承它;将一个用例中较为复杂的特殊流程部分抽取出来作为扩展 用例。 在以上步骤的基础上,可以构造完成的用例图。 2. 用例建模注意点 用例建模是获取需求的有效方式,但是它本身并非面向对象方法学的一部分。 在用其他方法学进行软件开发,包括传统的结构化方法进行软件开发时,依旧可 以采用用例建模来获取需求。 需要强调的是用例建模主要是写文档,而不是仅仅画用例图。许多初学 UML 的人认为利用用例进行需求获取就是仅仅画出用例图,这显然是对用例建模的一 种误解。 在用例建模时,经常面对的用例的颗粒度问题。如果用例中包含的内容过多, 换言之,用例的颗粒度很大的话,很可能系统中只有一个用例或者非常少的用例, 这将给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带来困难。但是如果将很少的步骤都建模成用例, 系统中可能包含了过多的用例。如何判断用例的颗粒度是合适的呢?首先从定义 上说,用例包含了一般的场景和特殊的场景,所以用例是场景的集合。此外,每 个用例必须能够给用户带来可见的价值。因此,一个用例应该对应一个基本业务 过程单元。当然,那些被包含的用例或者扩展用例并不对应单独的业务过程单元, 而是和其依附的用例构成完成的业务过程单元。 用例反映的是系统”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做”。在用例中,表达的是用户希 望如何通过该系统达成自己的目标。实现一个目标是有多种方式的,而且随着技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