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①李兰霞《印证、挑战和开拓:读司显柱《现代汉语转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6年第6期化, 词研究——语料库视角〉》,《山东外语教学》2013年第 ③王萍、周桂君:《认知、审美与诗歌文本的陌生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⑩徐盛桓:《名动转用的语义基础》,《外国语》2001年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存在哲学》,北京:九州出版社, 第1期 2004年,第234页 ⑩邢福义:《词类问题的思考》,《语言研究》1989年第1 McCawley, James M.“ Prelexical Syntax.”In 期;彭月华、刘正光:《名词动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外语 Linguistic Developments of the Sixties: Viewpoints for 学刊》2007年第6期 the Seventies Monograph Series on Languages and Lin- ⑩高航:《认知语法视角下的汉语兼类问题考察》,《汉 guIstIcs),19-33. Georgetown University,1971 語学习》2009年第2期;王冬梅:《现代汉语动名互转的认 3 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 知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68-mar: Descri prize Application(vol.lⅢ).1991,25 190页 ⑨彭月华、刘正光:《名词动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外 ⑤ Pustejovsky,J.,andE. Jezek.“ Semantic coercion语学刊》2007年第6期 in Language: Beyond Distributional Analysis. Italian ①⑤⑤ Jakobson,R.“ Closing Statement:Li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0, no. 1(2008): 181-214 guistics and Poetics. "In Sebeok, Thomas A. ed, Style ⑩邢福义:《汉语语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 Language,370-371,358,377,356,356.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 1, T. Press, 1960 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 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馆,2014年,第289页。 年,第196-197页;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北京:商 ω Bybee,J.L.“ Diagrammatic Iconicity in Stem务印书馆,1979年,第39-40页;邢福义:《词类问题的思 nflection Relations.” In John Haiman,ed., Iconicity in考》,语言硏究》1989年第1期;方梅:《修辞的转类与语法 Syntax.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5, 15,25-27 的转类》,《当代修辞学》2011年第1期 ②高顺全:《进行体、持续体的否定及相关问题》,《世界 徐杰、罩业位:《“语言特区”的性质与类型》,《当代修 汉语教学》2003年第4期;鞠志勤:《动词重叠的体标记地辞学》2015年第4期;徐杰、苏俊波:《诗歌语言特区与诗 位及语篇语用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2期 语言所见之助词“着”的创新》,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 ③③⑩邢福义:《说∵NP了’句式》,《语文研究》1984年究和探索》(十八),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 第3期 nd M, H. Short. Style in Fr 四张伯江:《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中国语文》1994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1983,2. 年第5期;方梅:《修辞的转类语法的转类》,《当代修辞学》 48 Widdowson, G. H. Practical Stylistics. Oxford: 1年第1期 e5 Croft, W. Typology and Universals. Cambridg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12 年,第196-197页;吕叔湘:《未晚斋语文漫谈》,《中国语文》 989年第5期;邢福义:《词类问题的思考》,《语言研究》 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8 1989年第1期 郑文贞:《转类和词性》中国华东修辞学会编:《修辞 ③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学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1987年,第308页 年,第196-197页 ②@的的⑥ Leech, Geoffrey N. 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 责任编辑王雪松 1969,5,203,24,24,5-6,6,42-52 ⑧@陈琳、张春柏:《文学翻译审美的陌生化性》,《清华 De-nominal verbs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Wang Yong Xu Jie (1.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2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Macau) Abstract: Different from noun-verb conversion, de-nominalized verbs are only found in provisional usage in modern Chinese. Such usage is possible to the extent that both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Database⑪ 李兰霞 :《印证、挑 战 和 开 拓 :读 司 显 柱 〈现代汉语转 类词研究— 语料库视角 :>》,《山 东 外 语 教 学 》2 0 1 3年第 4 期 。 ⑫ 徐盛桓 :《名 动 转 用 的 语 义 基 础 》,《外 国 语 》2 0 0 1年 第 1期。 ⑬ 邢福义:《词类问题的思考》,《语言研究》1 9 8 9年 第 1 期 ;彭月华、刘 正 光 :《名 词 动 用 研 究 中 的 几 个 问 题 》,《外语 学刊》2 0 0 7年 第 6 期 。 ⑭ 高 航 :《认知语法视角下的汉语兼类问题考察》,《汉 语学习》2 0 0 9年 第 2 期 ;王 冬 梅 :《现代汉语 动 名 互 转 的 认 知 研 究 》,北 京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 版 社 ,2 0 1 0 年 ,第 168- 190 页 & Pustejovsky,— ,andE . Jezek. ^Semantic Coercion in Language: Beyond Distributional Analysis. $ Ita lia n Jo u rn a l o f Lin gu istics 20, no. 1(2008) : 181-214. ⑯ 邢福义 :《汉语语法学》,北 京 :商 务 印 书 馆 ,2 0 1 6年 , 第 6 6 页& ⑪ 张伯江、方 梅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北 京 :商务印书 馆 ,2 0 1 4年 ,第 2 8 9 页& 7 6 Bybee,J. L . “Diagrammatic Iconicity in Stem￾inflection Relations. $ In John Hai m a n, ed. , Icon icity in S y n ta x .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1985,15,25-27. 6 高 顺 全 :《进行体、持续体的否定及相关问题》,《世界 汉语教学》2 0 0 3年 第 4 期 ;鞠 志 勤 :《动词重叠的体标记地 位及语篇语用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 0 1 3年 第 2 期& 6 ⑪ ®邢 福 义 :《说 ‘N P 了’句 式 》,《语 文 研 究 》1 9 8 4年 第 3 期& 6 张 伯 江 :《词 类 活 用 的 功 能 解 释 》,《中 国 语 文 》1994 年 第 5 期 ;方梅 :《修辞的转类语法的转类》,《当代修辞学》 2 0 1 1年 第 1 期& Croft,W . T y p o lo g y an d U niversals.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112. ⑮ Dixon,R . M . W . E rg a tiv ity . Cambridge: C a m ­ 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84. ⑪ 郑文贞:《转类和词性》,中国华东修辞学会编:《修辞 学研究》,北 京 :语 文出版社,1 9 8 7年 ,第 3 0 8页 & . ⑩ ⑯ @ @ @ @ Leech, Geoffrey N . A L n g u i l c G uide to E n g lish P o e try .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 1969, 5, 203, 24, 24, 5-6, 6, 42-52. 8 8 陈琳、张 春 柏 :《文学翻译审美的陌生化性》,《清华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0 6年 第 6 期& ⑮ 王萍、周 桂 君 :《认 知 、审 美 与 诗 歌 文 本 的 陌 生 化 》,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0 6年 第 2 期& 8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存在哲学》,北 京 :九州出版社, 2004年 ,第 2 3 4 页& ⑪ McCawley,James M . “ Prelexical Syntax. $ In. L in g u istic D evelopm enis o f the S ix ties : V iew p o in t f o r the Seventies (Monograph Series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19-33. Georgetown University,1971. ⑪ Langacker,R . W . Foundations o f Cognitive Gram￾m ar : D escriptive A pplication (Vol. II). 1991,25. ® 彭月华、刘 正 光 :《名词动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外 语学刊》2 0 0 7年 第 6 期& ⑪ ⑪ ⑪ ⑪ : Jakobson,R . ^Closing Statement: Lin￾guistics and Poetics. $ In Sebeok,Thomas A . ed. ,S ty le in L a n g u a g e, 370-371, 3 5 8, 3 7 7, 3 5 6, 356.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 . I. T . Press,1960. .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上 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年 ,第 196-197页 ;吕叔湘:《汉 语 语 法 分 析 问 题 》,北 京 :商 务印书馆,1979年 ,第 3 9 - 4 0页 ;邢 福 义 :《词类问题 的 思 考 》,《语言研究》1 9 8 9年 第 1 期 ;方 梅 :《修辞的转类与语法 的转类》,《当代修辞学》2 0 1 1年 第 1 期& ⑮ 徐杰、覃 业 位 :《“语言特区”的性质与类型》,《当代修 辞学》2 0 1 5年 第 4 期 ;徐 杰 、苏 俊 波 :《诗歌语言特区与诗歌 语言所见之助词“着”的创新》,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 究和探索》(十八),北 京 :商务印书馆,2 0 1 6年& Leech,G . N . . andM . H . Short. S ty le in F ic tio n . London and N e w York: L o n g m a n,1983,2. Widdowson,G . H . P ra ctica l S ty listics . Oxford: OxfordUniversityPress,1992,7. @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上 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年 ,第 196-197页 ;吕叔湘:《未晚斋语文漫谈》,《中国语文》 1 9 8 9年 第 5 期 ;邢 福 义 :《词 类 问 题 的 思 考 》,《语 言 研 究 》 1 9 8 9年 第 1 期& ⑪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上 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年 ,第 196-197页& 责任编辑王雪松 De-nominal Verbs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W a n g Y o n g 1 X u Jie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 u h a n 430079 ; 2.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Macau) Abstract: Different f r o m n o u n - v e r b c o n v e r s i o n , d e - n o m i n a l i z e d v e r b s are o n l y f o u n d in provisional u s a g e in m o d e r n C h i n e s e . S u c h u s a g e is possible to t h e e x t e n t that b o t h the 11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