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参考答案 1.(1)因为。(2)离开。(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2.(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3.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4.(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八《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 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 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 1.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①晓雾将歇: ②月色入户: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⑤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⑥怀民亦未寝 2.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之:山川之美 甚矣,汝之不惠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问今是何世 C.与: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寻:寻张怀民寻病终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③相与步于中庭。 4.简答。 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 ,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8 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参考答案 1.(1)因为。 (2)离开。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2.(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3.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4.(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八 《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 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 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记承天寺夜游》) 1.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①晓雾将歇.: ②月色入户.: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⑤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⑥怀民亦未寝. 2.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之:山川之美 甚矣,汝之不惠 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 C.与: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寻:寻张怀民 寻病终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③相与步于中庭。 4.简答。 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___________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 ____________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