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C、收到投资者以固定资产所进行的投资 以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 24、复式记账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是( )的平衡原理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收入一费用=利润 C、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数一本期减少数=期末余额 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25、某企业某会计期间负债初期余额100万元,本月发生以下业务:(1)向银行借款10万 元存入银行:(2)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5万元。则负债期末余额为( A、115万 B、105万元 C、100万元 D、110万元 26、预付供应单位的材料采购款应作为企业的一项( A、支出 B、费用 C、资产 D、所有者权益 27、企业收到包装物押金,款项收到,该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应在借记库存现金的同时,贷 记( )类账户。 A、资产 B、负债 C、收入 D、费用 28、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级应坚持的原则是( A、要兼顾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B、要依据会计要素的客观性质 C、要适应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的需要D、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29、某企业本期期初资产总额为10000元,本期期末负债总额比期初减少1000元,所有者 权益比期初增加3000元。则该企业期末资产总额是( A、9000元 B、13000元C、10000元D、12000元 30、一个账户的期末余额与该账户的增加额一般都记在( A、账户的借方B、账户的贷方C、账户的同一方向D、账户的相反方向 31、某一账户期初余额在贷方,期末余额在借方,表明( A、该账户的性质未变 B、该账户已从期初的资产变为期末的负债 C、该账户已从期初的负债变为期末的资产 D、该账户既不属于资产类,也不属于负债类 、下述各项目中,属于明细分类科目的是( A、制造费用 B、交易性金融资产一一成本 C、库存商品 D、主营业务收入 33、借贷记账法下的双重性质账户,其性质根据账户的( 来决定 A、借方发生额 B、贷方发生额 C、期末余额的方向D、记账方法 四、多项选择题 1、复式记账法下,期末余额一般情况下在贷方的会计科目有( A、应付账款 B、预收账款 C、银行存款 D、短期借款 E、交易性金融资产 F、应付职工薪酬 2、复式记账法下,期末余额一般情况下在借方的会计科目有( A、应付账款 B、应收账款 C、固定资产 D、实收资本 E、在途物资 F、交易性金融负债4 C、收到投资者以固定资产所进行的投资 D、以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 24、复式记账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是( )的平衡原理。 A、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收入-费用=利润 C、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数-本期减少数=期末余额 D、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25、某企业某会计期间负债初期余额 100 万元,本月发生以下业务:(1)向银行借款 10 万 元存入银行;(2)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 5 万元。则负债期末余额为( )。 A、115 万元 B、105 万元 C、100 万元 D、110 万元 26、预付供应单位的材料采购款应作为企业的一项( )。 A、支出 B、费用 C、资产 D、所有者权益 27、企业收到包装物押金,款项收到,该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应在借记库存现金的同时,贷 记( )类账户。 A、资产 B、负债 C、收入 D、费用 28、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级应坚持的原则是( )。 A、要兼顾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B、要依据会计要素的客观性质 C、要适应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D、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29、某企业本期期初资产总额为 10 000 元,本期期末负债总额比期初减少 1 000 元,所有者 权益比期初增加 3 000 元。则该企业期末资产总额是( )。 A、9 000 元 B、13 000 元 C、10 000 元 D、12 000 元 30、一个账户的期末余额与该账户的增加额一般都记在( )。 A、账户的借方 B、账户的贷方 C、账户的同一方向 D、账户的相反方向 31、某一账户期初余额在贷方,期末余额在借方,表明( )。 A、该账户的性质未变 B、该账户已从期初的资产变为期末的负债 C、该账户已从期初的负债变为期末的资产 D、该账户既不属于资产类,也不属于负债类 32、下述各项目中,属于明细分类科目的是( )。 A、制造费用 B、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C、库存商品 D、主营业务收入 33、借贷记账法下的双重性质账户,其性质根据账户的( )来决定。 A、借方发生额 B、贷方发生额 C、期末余额的方向 D、记账方法 四、多项选择题 1、复式记账法下,期末余额一般情况下在贷方的会计科目有( )。 A、应付账款 B、预收账款 C、银行存款 D、短期借款 E、交易性金融资产 F、应付职工薪酬 2、复式记账法下,期末余额一般情况下在借方的会计科目有( )。 A、应付账款 B、应收账款 C、固定资产 D、实收资本 E、在途物资 F、交易性金融负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