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1期 刘增良:关于智能系统工程科学技术体系的思考 15。 用282枚具有智能特征的“战斧”巡航导弹攻击 建立,智能系统工程的内涵、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 450~2600km内的目标,其命中率竟达90%以上. 究方法、发展前景谈了作者的思考看法.意在抛砖引 科索沃战争中,虽然精确制导弹药只占对地攻击弹 玉,迫切需要同仁能够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其理论、 药的35%,但其摧毁的目标数量却占总数的74%. 技术、方法及应用问题,为创建一个完备的智能系统 伊拉克战争更是具有智能特征武器装备的“城果实 工程学科体系和成熟的工程技术方法奠定坚实的基 验场”,使用精确制导弹药占总量的68%,打击精度 础.智能系统工程研究将大有可为, 达到3~5m,比海湾战争提高了一倍.由此可见,智 能弹药对战争胜负影响很大, 参考文献: 2002年3月,美国军方启动了向深海发展无人 [1涂序彦.大系统控制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军事系统计划,加快了研制“无人驾驶潜艇”,美国 2003 陆军投资154亿美元研制机器人士兵;据英国 [2李德毅.发展中的指挥自动化M]北京:解放军出版 2002年7月《堡期日泰晤士报搬道,英国将组建一 社,2004 [3刘增良,刘有才.因素神经网络理论与实现策略研究 支打击恐怖分子的机器人空中部队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智能化武器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与武器系统物 [4刘增良,刘有才.模糊逻辑与神经网络—理论研究与 化结合实现的新型智能化武器装备,它能自主或 探索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6 部分自主地完成侦察、搜索、识别、瞄准攻击目标等 [5掷连清,刘增良,吴耀光.战场网络战[M]北京:军事 具有人脑部分特定)智能功能的任务.与其他武器 科学出版社,2001 相比,智能武器可以“有意识地寻找、辨别需要打 [6刘有才,刘增良.模糊专家系统原理与设计M]北京: 击的目标,有的还具有辨别自然语言的能力,是一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6 “会思考”的武器系统.智能化的作战指挥系统是具 [7刘增良.关于智能系统工程科学技术体系的几点思考 有一定辅助决策和智能控制功能的网络化综合指挥 [C]/中国人工智能进展(2001).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 平台.未来战争中,谁掌握先进的智能化武器及手 版社,2001:33-34 作者简介: 段,谁将拥有更强的战斗力和更多的主动权 刘增良,男,1958年生,教授,博士 在军事领域,智能系统工程主要发展的关键技 生导师,理学博士、计算机博士后,国防 术有:智能化信息获取技术、知识提取技术、智能系 大学首届作战指挥学、信息作战学学科 统工程技术、智能机器人、专家系统、智能机及智能 带头人,因素神经网络理论、计算机网 接口、机器视觉与图像理解、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理 络战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兼任国防科 论、武器精密控制与灵巧武器、目标自动识别、无人 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北京理工大 驾驶载体、模糊技术、神经网络技术、软计算及其应 学、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博士联谊会执行理事长 用等.这些技术的重大突破,必将带来一场智能技术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运 革命 筹学会模糊信息与工程分会副理事长,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 军事家与科学家预测,智能化武器、军事专家系 办公室专家组成员等职在智能工程理论、信息作战、战略 统、军用机器人、智能化作战指挥系统,将在未来军 指挥自动化、计算机网络战前沿领域取得了多项开创性工 事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军事系统是这样,工业、农 作.中国计算机网络战、战略指挥自动化学科的最早开拓者 业、商业、交通、通信等其它系统也是这样,如工业设 之一,培养了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计算机网络战的博士,培 计、制造、生产一体化智能化自动化系统、银行电子 养了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战略指挥自动化的军事学博士,研 化存取智能化系统、金融投资决策一体化系统、农业 制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科研 智能化系统、邮政电子化系统等等都是智能系统工 成果.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系统工程、信息对抗、指挥自动 程的需求范例」 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 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国家863高科技成 4结束语 果展金奖1项,中国图书奖1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国家863计划及军队“十五"针划等20多项研究课题, 综上所述,智能系统工程思想虽然源远流长,但 提出的因素神经网络理论属国际首创,荣立二等功1次,三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它的需求如此明显迫切.也 等功5次.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5部.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觉到其理论技术、方法的不 完善不成熟.本文就智能系统工程科学技术体系的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htp://www.cnki.net用 282枚具有智能特征的“战斧 ”巡航导弹攻击 450~2 600 km内的目标 ,其命中率竟达 90%以上. 科索沃战争中 ,虽然精确制导弹药只占对地攻击弹 药的 35% ,但其摧毁的目标数量却占总数的 74%. 伊拉克战争更是具有智能特征武器装备的“成果实 验场 ”,使用精确制导弹药占总量的 68% ,打击精度 达到 3~5 m,比海湾战争提高了一倍. 由此可见 ,智 能弹药对战争胜负影响很大. 2002年 3月 ,美国军方启动了向深海发展无人 军事系统计划 ,加快了研制“无人驾驶潜艇 ”;美国 陆军投资 1. 54 亿美元研制机器人士兵 ; 据英国 2002年 7月《星期日泰晤士报 》报道 ,英国将组建一 支打击恐怖分子的机器人空中部队. 智能化武器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与武器系统“物 化结合 ”实现的新型智能化武器装备 ,它能自主或 部分自主地完成侦察、搜索、识别、瞄准、攻击目标等 具有人脑部分 (特定 )智能功能的任务. 与其他武器 相比 ,智能武器可以“有意识 ”地寻找、辨别需要打 击的目标 ,有的还具有辨别自然语言的能力 ,是一种 “会思考 ”的武器系统. 智能化的作战指挥系统是具 有一定辅助决策和智能控制功能的网络化综合指挥 平台. 未来战争中 ,谁掌握先进的智能化武器及手 段 ,谁将拥有更强的战斗力和更多的主动权. 在军事领域 ,智能系统工程主要发展的关键技 术有 :智能化信息获取技术、知识提取技术、智能系 统工程技术、智能机器人、专家系统、智能机及智能 接口、机器视觉与图像理解、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理 论、武器精密控制与灵巧武器、目标自动识别、无人 驾驶载体、模糊技术、神经网络技术、软计算及其应 用等. 这些技术的重大突破 ,必将带来一场智能技术 革命. 军事家与科学家预测 ,智能化武器、军事专家系 统、军用机器人、智能化作战指挥系统 ,将在未来军 事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军事系统是这样 ,工业、农 业、商业、交通、通信等其它系统也是这样 ,如工业设 计、制造、生产一体化智能化自动化系统、银行电子 化存取智能化系统、金融投资决策一体化系统、农业 智能化系统、邮政电子化系统等等都是智能系统工 程的需求范例.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智能系统工程思想虽然源远流长 ,但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它的需求如此明显迫切. 也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觉到其理论、技术、方法的不 完善不成熟. 本文就智能系统工程科学技术体系的 建立 ,智能系统工程的内涵、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 究方法、发展前景谈了作者的思考看法. 意在抛砖引 玉 ,迫切需要同仁能够共同努力 ,积极探索其理论、 技术、方法及应用问题 ,为创建一个完备的智能系统 工程学科体系和成熟的工程技术方法奠定坚实的基 础. 智能系统工程研究将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 [ 1 ]涂序彦. 大系统控制论 [M ].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03. [ 2 ]李德毅. 发展中的指挥自动化 [M ]. 北京 :解放军出版 社 , 2004. [ 3 ]刘增良 ,刘有才. 因素神经网络理论与实现策略研究 [M ].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1. [ 4 ]刘增良 ,刘有才. 模糊逻辑与神经网络 ———理论研究与 探索 [M ].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1996. [ 5 ]郑连清 ,刘增良 ,吴耀光. 战场网络战 [M ]. 北京 :军事 科学出版社 , 2001. [ 6 ]刘有才 ,刘增良. 模糊专家系统原理与设计 [M ]. 北京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1996. [ 7 ]刘增良. 关于智能系统工程科学技术体系的几点思考 [C ] / /中国人工智能进展 (2001).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 版社 , 2001: 33234. 作者简介 : 15· 刘增良 ,男 , 1958年生 ,教授 ,博士 生导师 ,理学博士、计算机博士后 ,国防 大学首届作战指挥学、信息作战学学科 带头人 ,因素神经网络理论、计算机网 络战学科的开创者之一 . 兼任国防科 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北京理工大 学、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博士联谊会执行理事长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运 筹学会模糊信息与工程分会副理事长 ,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 办公室专家组成员等职. 在智能工程理论、信息作战、战略 指挥自动化、计算机网络战前沿领域取得了多项开创性工 作. 中国计算机网络战、战略指挥自动化学科的最早开拓者 之一 ,培养了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计算机网络战的博士 ,培 养了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战略指挥自动化的军事学博士 ,研 制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科研 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系统工程、信息对抗、指挥自动 化.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 等奖 1项 ,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8项 ,国家 863高科技成 果展金奖 1项 ,中国图书奖 1项.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国家 863计划及军队“十五 ”计划等 20多项研究课题 , 提出的因素神经网络理论属国际首创 ,荣立二等功 1次 ,三 等功 5次. 发表学术论文 40余篇 ,出版专著 5部. 第 1期 刘增良 :关于智能系统工程科学技术体系的思考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