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T1~T3、T-T5 (4)T2之前T5 25.(14分)蝗虫为杂食性害虫,主要取食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但对甘薯、马铃薯、麻类及田 菁等均不取食。蝗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卵孵化为跳蝻(蝗虫的若虫),跳蝻经过一个月 的时间完成五次蜕皮,最终完成翅膀的发育,羽化为成虫。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预测蝗虫的种群密度,科研人员常采用法调查蝗虫的卵。 (2)蝗灾己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中的重大灾害之一。图甲表示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的种群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 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的影响:图乙为农业部门对某次亚洲小车蝗引发的蝗灾及其防治过程中蝗虫种群 密度的调查结果。 120 ·狭翅维蝗 100 宽须蚁蝗 80 ·-红腹牧草蝗 60 ☆亚洲小车蝗 40 20. 051015202530 蝗虫种群密度(只·m-2) 甲 CD 经济阈值 时间 乙 ①由图甲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当狭翅雏蝗种群密度小于5只/m2时 随狭翅雏蝗种群密度增大,牧草产量增加,说明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蝗灾,因为生态系统具 有 ②根据图乙分析,农业工作者在图中A点对应时间开始进行了农药防治,从种群特征考虑致使亚洲小车蝗的种 群密度发生A→B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变差;图中 点对应时间开始引入了蝗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 (3)草原上不同地段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 分布。草原上的植被能防 风固沙、保持水土,对于缓解相邻地区的沙尘天气有一定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答案1)样方 (2)①蝗虫的种类和蝗虫的种群密度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②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或“死亡率大于 出生率)F (3)镶嵌间接 解析1)为预测蝗虫的种群密度,科研人员常采用样方法调查蝗虫的卵。(2)①由图甲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蝗 虫的种类和蝗虫的种群密度,因变量是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当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取 食量时,牧草产量会增加;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因此只有当蝗虫达到一定量时才会导 致蝗灾。②根据图乙分析,农业工作者在图中A点对应时间开始进行了农药防治,从种群特征考虑,致使亚洲小 车蝗的种群密度发生A→B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害虫群体产生了抗 药性,防治效果变差;引入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能利用生物间的捕食、寄生关系,使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因 此图中F点时引入了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3)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3)T1~T3、T1~T5 (4)T2 之前 T5 25.(14 分)蝗虫为杂食性害虫,主要取食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但对甘薯、马铃薯、麻类及田 菁等均不取食。蝗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卵孵化为跳蝻(蝗虫的若虫),跳蝻经过一个月 的时间完成五次蜕皮,最终完成翅膀的发育,羽化为成虫。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预测蝗虫的种群密度,科研人员常采用 法调查蝗虫的卵。 (2)蝗灾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中的重大灾害之一。图甲表示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的种群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 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的影响;图乙为农业部门对某次亚洲小车蝗引发的蝗灾及其防治过程中蝗虫种群 密度的调查结果。 甲 乙 ①由图甲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当狭翅雏蝗种群密度小于 5 只/m2 时, 随狭翅雏蝗种群密度增大,牧草产量增加,说明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蝗灾,因为生态系统具 有 。 ②根据图乙分析,农业工作者在图中 A 点对应时间开始进行了农药防治,从种群特征考虑,致使亚洲小车蝗的种 群密度发生 A→B 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变差;图中 点对应时间开始引入了蝗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 (3)草原上不同地段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 分布。草原上的植被能防 风固沙、保持水土,对于缓解相邻地区的沙尘天气有一定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答案(1)样方 (2)①蝗虫的种类和蝗虫的种群密度 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 ②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或“死亡率大于 出生率”) F (3)镶嵌 间接 解析(1)为预测蝗虫的种群密度,科研人员常采用样方法调查蝗虫的卵。(2)①由图甲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蝗 虫的种类和蝗虫的种群密度,因变量是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当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取 食量时,牧草产量会增加;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因此只有当蝗虫达到一定量时才会导 致蝗灾。②根据图乙分析,农业工作者在图中 A 点对应时间开始进行了农药防治,从种群特征考虑,致使亚洲小 车蝗的种群密度发生 A→B 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害虫群体产生了抗 药性,防治效果变差;引入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能利用生物间的捕食、寄生关系,使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因 此图中 F 点时引入了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3)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