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据电场叠加原理,监督电极的电位为: pl 47T AM, 4T, M 47TA2M 令屏主流比 n=l1/ +H( AM A,M, A2MI 同理 (1-9) 4T AN,AN, A2N 式中,AM1,A1M1,A2M1与AM1,A1M1,A2N1分别为电极M1和N与其相应供 电电极间的距离。 当b达到聚焦状态时,M1=VN。由式(1-8),(1-9)可得: A1M,·A,N,·A,M,·A,N n (1-10) A0M1·A0N1(A2M1·A2N1-A1M1·A1N1) 由式(1-10)可看出,在均匀介质条件下,屏蔽电流n有确定的值(即不变) 在七侧向测井中测量电位差V=VMVN,VN是参考电极N的电位,由于电极N距 离电极A0,A1,A2,B为无限远,因此,VN=0 则 (1-11) 4丌AM, A, AM A2M 将式(1-10)代入(1-11),并利用七侧向电极系的对称关系进行代换,可得 4T A M. AN,(AM,+ANVo A0A1+A0M1·A0 令电极系常数Kk-4xA4M1·AN(AM1+AN) (1-12) 441+AM14N1 将式(1-13)与(1-7)比较,可看出二者在形式上是一样的,二者测量地层电阻率的基本 原理不变,都是依据了欧姆定律 在七侧向电极系中,一般用四个参数来表示电极系结构和特性 电极系长度为Lo—一它是指电极A,A2之间的距离,即L=A1A2。它主要影响侧向 测井的探测深度。在一定范围内,Lω加长,相应探测深度増加,反之探测深度减小。若L 太长,除了使用不方便外,围岩和邻层影响也相应较大。 电极距L—一指M1N1中点O1与MN2的中点O2之间的距离,即L=O1O2。L的大小4 据电场叠加原理,监督电极的电位为: 2 1 2 1 1 1 0 1 0 1 4 4 4 A M I A M I A M I VM          令屏主流比 1 0 n  I I 则 )] 1 1 ( 1 [ 4 0 1 1 1 2 1 0 1 A M A M n A M I VM      (1-8) 同理 )] 1 1 ( 1 [ 4 0 1 1 1 2 1 0 1 A N A N n A N I VN      (1-9) 式中, A0M1 , A1M1 , A2M1 与 A0N1 , A1N1 , A2N1 分别为电极 M1和 N1与其相应供 电电极间的距离。 当 I0达到聚焦状态时,VM1= VN1。由式(1-8),(1-9)可得: ( ) 0 1 0 1 2 1 2 1 1 1 1 1 1 1 1 1 2 1 2 1 A M A N A M A N A M A N A M A N A M A N n         (1-10) 由式(1-10)可看出,在均匀介质条件下,屏蔽电流 n 有确定的值(即不变)。 在七侧向测井中测量电位差 V0=VM-VN,VN是参考电极 N 的电位,由于电极 N 距 离电极 A0,A1,A2,B 为无限远,因此,VN=0 则 ) 1 ( 4 0 1 1 1 2 1 0 0 1 A M n A M n A M I V  VM      (1-11) 将式(1-10)代入(1-11),并利用七侧向电极系的对称关系进行代换,可得 0 0 0 1 0 1 2 0 1 0 1 0 1 0 1 0 1 4 ( ) I V A A A M A N A M A N A M A N         令电极系常数 K 0 1 0 1 2 0 1 0 1 0 1 0 1 0 1 4 ( ) A A A M A N A M A N A M A N K       (1-12) 0 0 I V   K (1-13) 将式(1-13)与(1-7)比较,可看出二者在形式上是一样的,二者测量地层电阻率的基本 原理不变,都是依据了欧姆定律。 在七侧向电极系中,一般用四个参数来表示电极系结构和特性。 电极系长度为 L0——它是指电极 A1,A2之间的距离,即 L0  A1A2 。它主要影响侧向 测井的探测深度。在一定范围内,L0加长,相应探测深度增加,反之探测深度减小。若 L0 太长,除了使用不方便外,围岩和邻层影响也相应较大。 电极距 L——指 M1 N1中点 O1与 M2N2的中点 O2之间的距离,即 L  O1O2 。L 的大小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